与马“沾亲”的地名儿
据市民政局政权科提供的资料显示,市区带有“马”字的地名并不多。有的带“马”字的地名与历史著名人物有关;有的来自于民间传说;有的在城市变革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何得来已经无从考究。系马桩巷与马号后巷是安庆市地名录中,为数不多与“马”沾边的地名。
系马桩巷———草木皆有情
据参与市地名录编纂的董老先生回忆说:在老公安局西北角与宣家花园之间,有条巷子叫系马桩巷。长约202米,宽约2米,水泥块路面,曾名反修路东二巷,后来名为红旗路北二巷,南通孝肃路,东到吴越街,西到双井街,呈人字形,以系马桩命名。
其实地名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记者从市地方志得知,相传三国时期,赤壁战败后,魏王曹操率军退守到古皖境内,即今系马桩巷稍作休整。当时曹操下马后,身边的侍从随手将马系于树上。由于担心将马拴在树上,树木会遭殃。曹操见状便呵斥道:“为何系马于树上,难道找不到系马桩吗?”侍从急忙将马重新牵到一根废弃的大木桩前重新系上。原来当时,系马桩一带地处丘陵,荒无人烟,树木稀少。事后,曹操并没有罢休。反而召集众部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行军打战要爱护百姓的一草一木。得民心者,得天下。”
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与马沾亲带故的地名因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而丰富了本土文化。民政局政权科退休人员殷来祥表示,这些与马有关的地名,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含义。如马号后巷,相传和马厩有关。走访中,记者得知,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各个县镇的自然村内,与马有关的故事倒是不少,起码有上十个。
洗马塘———英王洗战马
在宿松县城北松塘岭下公路东侧附近,有一口圆形无名水塘,当地人称洗马塘。虽然水域面积不大,却流传着一段佳话。据资料记载,太平天国时期,继三河大捷后,为进一步消除都城危机,英王陈玉成联合捻军,从怀宁石牌、太湖徐桥分两路夹击退守宿松二郎河境内的湘军。
英王陈玉成率军先抵达松塘岭时,下令稍作休整。期间,牵着心爱的战马,来到岭下水塘边,亲自刷洗战马,众将士见之无不受感动。于是,便有了“风范长存洗马塘”的典故,而松塘岭附近的小街也被称为“马塘街”。
据了解,跟传说有关的“马地名”也有很多,部分由来也为当地一些长者所耳熟能详。如怀宁县石塘村附近的白马石黄马河。传说村里一户老者家祖传古缸,无缝无隙,经常一夜起来,满缸子水不知所踪。正当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天夜里,老者看见一黄一白闪光的马,扒着缸口拼命喝水。正准备一探究竟之时,却不见了踪影。第二天,老者便邀村里人在水缸附近掘地,没挖多久,两匹大马从土里一跃而起,朝着村外跑去。期间,白马因为受伤元气大伤,在洪桥村附近精疲力尽化成了石。黄马听闻同伴死讯,也随之一头栽进金拱镇附近的河里。后来,人们在水缸附近挖出了银子,老者将这些银子全部献出,建造五座大屋让乡亲们入住。当地人为了纪念恩马,故名于此。
新闻推荐
吴牧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