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会平:像麦当劳一样卖馒头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0-10-29 13:09 大字

怀宁江镇的农村小伙刘会平敢想敢做,历经十年摸爬滚打,在大上海起步,写下了自己的人生传奇:已在全国开设500多家“馒头连锁店”,并计划5年内开到1000家。不久前,他当选全国首届“三农十大致富榜样”——

近日,全国首届“三农十大致富榜样”在北京揭晓。出生于怀宁县江镇镇江镇村的 “馒头大王”、上海早点知名品牌“巴比馒头”创始人刘会平,用十年时间书写“馒头传奇”赢得喝彩,在全国致富能手中脱颖而出成“榜样”。

“土包子”在大上海站住脚

1994年,16岁的刘会平初中毕业后学做油漆工。 “每天都吃大白菜,十多人住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工棚里,一个月洗不到一次澡。 ”在这样的艰辛中煎熬一年后,年幼的刘会平顶着“不成器”的责骂,“背叛了师门”,跟着一位亲戚学做馒头。

聪明的刘会平很快学成 “出师”。 1996年年初,怀揣着借来的几千元钱,他只身来到贵阳,开了平生第一家馒头店。 “其实就是一个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结果不到半年就被戴红袖章的阿姨给‘请\’走了。 ”第一次创业就此夭折。紧接着,他又在南宁开了家包子铺,一年多的时间让刘会平初尝了赚钱的甜头。 “但年轻气盛的我,总想到大城市闯一闯。 ”就这样,刘会平背起行囊踏上了上海滩。

初到上海的刘会平,盯着眼前林立的高楼,心里犯起了嘀咕:“这种国际化的大都市,能容下个‘土包子\’吗? ”一番艰难的寻找后,他找了一间自认为非常好的门面,“刘师傅大包店”就此开张。可苦于没生意,还不到半个月就被迫关门。“记得关门的那几天,我呆在房里蒙着被子哭,几年赚的钱赔得一干二净。 ”

不服输的刘会平又开始向亲戚借钱,第二次张罗着开店,第三次、第四次……几年里,“刘师傅大包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转机源于一个偶然——2000年的一天清晨,他在路过一家早点店时,看到上海人有滋有味地吃着生煎包,心里想,如果将其中的肉馅和菜馅移植一下,适当地加点甜味,并且价格适中,可能会收到异曲同工之妙。“对症下药”后,新的“刘师傅大包店”生意很快红火起来,不知不觉间,排队买包子和馒头竟成了店门口一道别样的风景。

2002年,“刘师傅大包店”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已有两家,每家店面每年都能赚近30万元。屡受挫折的“土包子”终于在大上海站稳了脚跟。

受洋快餐启发“连锁卖馒头”

“刘师傅大包店”日渐红火,刚20岁出头的刘会平又“不安分”起来:“我开始观察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经营模式,他们卖的汉堡无非就是外国的包子,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呢? ”长期的观察让他得出结论——其实就是要会“包装”,会利用品牌。门店装修统一、时尚;品质标准统一;还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带来的诚信和放心……这些洋快餐的优势,恰恰是中式快餐行业发展的“短腿”。

受到启发后,刘会平联想到买自己馒头的人,大多是早起的上班族,年轻人居多,而“刘师傅大包”听上去还是土气了些。为了迎合这一人群的消费心理,他给自己的馒头起了个可爱的洋名字——巴比,并接连开了两家以“巴比”为品牌的馒头店,实行标准化管理。接下来开第三家,第四家……“巴比馒头连锁店”很快在上海蔓延开来。

随后,刘会平正式申请注册了“巴比”商标,同时成立了巴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了做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连锁品牌企业,他投资建立了上海最具规模的无尘馅料加工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公司加工的馅料,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统一门店形象和人员管理以及服务标准,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提及“巴比”的成功,刘会平庆幸自己是个“会钻市场空子的人”。 “只要是想长久做企业,都应该注重品牌的无形价值。但是当前国内大众化快餐行业的品牌意识都比较低,而这就是一种机遇。 ”在经营“巴比”品牌的同时,他正在筹划自己的第二个品牌,“相信这个品牌也能成为明星。 ”

“品牌创立起来后也要注重维护。 ”“巴比馒头”的一炮而红也给他带来了“攀亲”的烦恼。 “一些同行总想借我们的牌子分一杯羹,很多包子铺都跟巴比‘沾点亲\’,甚至还有人打着巴比的旗号招商加盟。 ”对此,刘会平总是不惜重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品牌的权益,还专门成立“高薪打假队”对抗“假巴比”。

要把“馒头连锁店”开到国外

2009年年初,刘会平给自己定了个目标:五年内将自己的馒头连锁店开到1000家。而眼下,他的“巴比馒头连锁店”在上海、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已有近500家,年销售额接近5亿元。还有几十家连锁店正在筹备中。

但“不满足”的刘会平有着自己的盘算——接下来的三年内,除了突破1000家连锁店的目标外,“巴比馒头”还有望回到安徽老家。刘会平告诉记者,一旦明年上半年上海工厂扩建成功,他将于后年启动南京中心工厂建设,到那时,“巴比馒头连锁店”就会开到合肥,安徽老乡也能尝尝这闻名大上海的“土包子”到底是啥滋味了。

“外国的包子能在我们家门口叫响,我们的包子怎么就不能扬名国外? ”在进军国内城市的同时,刘会平还谋划把“巴比馒头”做成国际品牌,在适当时机漂洋过海,跨国经营。

总结创业成功的秘诀,刘会平只用了四个字——敢想敢做。 “创业时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去做,不要惧怕失败。多经历失败和挫折也是一种财富,当然,失败了一定要去总结。即使现在让我从头再来,我一样能干成一番事业,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

本报记者 钱程

刘会平笑对人生。

刘会平(左)在“全国三农十大致富榜样”颁奖仪式上。

新闻推荐

“流动党员”情系五保老人

“江书记真是没得说的,他每年都带头给我们五保老人捐款,数一数也有十来年了吧! ”1月21日,怀宁县秀山乡章岭村毕庄村民组今年67岁的丁全应大爷一边扳着手指,一边对前来嘘寒问暖的村民感激地说。丁...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