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撄宁:从上海白云观到北京白云观
陈撄宁为什么能当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早在2003年我参与编纂《怀宁县志》的时候,就查询、考证、研究过这个问题,七年后的今天,我造访北京白云观,突然明白,陈撄宁从上海白云观到北京白云观,其人生征途,恰好反映了他在学术与道行上面的共同飞跃与并重上升之过程。
陈撄宁(1880~1969),怀宁洪铺镇人。年轻时考中秀才,却因身患痨疾,只得放弃举业跟着叔祖学医。身体好转后,于1905年考入安徽高等学堂,两年后痨疾复发而辍学。为了学习养生健体方法,从1908年开始,他四处求师,跑了省内外不少地方。32岁至35岁,他在上海白云观内通读了《道藏》和《续道藏》共5485卷。据说,他是明朝《道藏》编定以来,唯一一个通读全书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对《道藏》重新分类,以便于后学翻检研究,这是他对道教学术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道教历来以师承宗派为体系,相互无统属关系,而且同一宗派在其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地分衍出一些新的小宗派。陈撄宁对道教的又一贡献是:经他努力,1944年,以上海白云观为核心,成立了以正一、全真两派合作的全国性道教社团。1947年,又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市道教会”。而他的“仙学”思想,是对道教理论的扬弃与创新,信奉者众多,使得中国本土道教重新获得了生机。他认为,道教的仙学理论乃是其精粹,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东西;仙学不是宗教,而是与科学非常接近而且能够补救人生之缺憾的学问。
陈撄宁的仙学理论,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并有严密的思想体系,这使他赢得了“一代道学大师”的盛誉,也使他成为现当代道教界及道教学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陈撄宁在上海白云观的时候,正是国家遭受列强欺凌的多难之秋,他的仙学思想,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他在《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中说:“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德,即所以救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尚有复兴之望。”他在《答复北平学院胡同钱道极先生》中说:“我们既生为中国人,没有将自己的国家改善完善,徒然羡慕外国世界,想抛弃本国往外国跑,试问成何体面?”
仙学重视常人的情理,养生健身,既反对纵欲、淫乱,又不主张出家人的夺欲绝欲,而以顺欲节欲为准则。他说:“仙学不在三教范围,不念佛,不画符,不念咒,不拜忏诵经。”(《与朱昌亚医师论仙学书》)当然,对于儒、释二家,陈撄宁并不全然摒弃和否定,他在《道教与养生》中说:“儒释二教经典及诸子百家,遇有可采者,亦随时罗致,以为我用,不必显分门户。”他引入近代科学精神,将仙学与人体探秘及中医结合起来,倡导健体强身,担当国家重任。这也正是他后来之所以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特别欣赏和肯定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认为,陈氏的创造在于借助于《易经》“生生不息”之说、孙中山的“生元说”和近代自然科学,推出“唯生”的主张。陈撄宁反对修炼以“白日飞升”,而要求人们通过“神气合一,动静自然”之“仙功”达到健身的目的。陈撄宁尽管只受过短期现代教育,但他思想开放,他娶西医吴彝珠女士(祖籍浙江吴兴,曾留学美国,担任过武昌红十字会医院医务主任、上海尚贤妇孺医院医师、上海人和高级助产学校教授)为妻,两人共同研究仙学,以中华传统哲学为根基,大胆接收现代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提倡借鉴科学,实修实证。正如他的学生张化声所说:“当兹生物学、生理学、生殖学、生态学、发生学、化学、物理学等大明之时,似宜适应新潮,将仙术建筑在科学的地平线上。”(《中华仙学》)
陈撄宁毕生致力于道家、道教及各种学说研究,在上海白云观期间,他就以新锐的见解而声名远播。1933年,医师张竹铭创办《扬善半月刊》,开辟“答读者问专栏”,请陈撄宁主笔。他利用这个阵地,团结了众多社会人士。1937年8月,日寇进攻上海,《扬善半月刊》被迫停办。1939年,张竹铭又创办了《仙道月报》,陈撄宁仍为主笔。国学大师马一浮曾多次向陈撄宁请教《周易参同契》中的疑难问题,佩服陈的学识,称他为“科学神仙家”。1953年,经马一浮(当时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举荐,浙江省政府聘请陈撄宁为文史馆馆员。1956年,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查知陈撄宁在浙江文史馆工作,派人力请他到北京筹备“道协”事宜。
于是,一位著名的道教理论家与“仙学巨子”,怀揣爱国热忱来到了北京,入住于北京的白云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万里迢迢来到中国,专门前往北京白云观向陈撄宁请教外丹学术。陈撄宁认为,中华医、道本来同源,外丹术并不神秘,中医上用的“红升丹”、“白降丹”以及附以“丹”字的药物,都由道家外丹而来。
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后,陈撄宁被推选为秘书长,后又担任会长,并任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8位宗教人士,就有两位安庆人,另一位是赵朴初)。1961年初夏的一天上午,邓颖超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托,来到白云观会见陈撄宁会长,并就陈撄宁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的改善白云观现状以及落实宗教政策等问题进行商讨。不久,全国政协将他的提案交到北京市政府研究并给予解决。这时候的陈撄宁已经站在道教最高“道长”(领导)的位置,来组织、领导全国道教工作了,“学术还民”成为他的实践。毛泽东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陈撄宁积极拥护,他根据仙学理论,结合自身60多年的习练经验,在杭州、北京等地讲授、推广静功疗法———它不同于气功,着重在一个“静”字,而不在“气”上做功夫。在白云观,新中国领导人如董必武、李维汉等,曾向陈撄宁请教老年养生之道,他一一教导,使他们感到十分受用。
关爱生命和珍重肉体,是陈撄宁仙学理论中最具人性化的内容,他说:“倡唯生学说,首贵身体健康,可使现实人生,相当安慰。”(《道教与养生》)但他又不唯肉体至上,而是将个体生命与国家的命运牢固地维系在一起。
离开白云观前,我抄录了陈撄宁先生的仙学思想精髓箴言:
“学理,重研究不重崇拜;功夫,尚实践不尚空谈;思想,要积极不要消极;精神,图自力不图依赖;能力,宜团结不宜分散;事业,贵创造不贵模仿;幸福,讲生前不讲死后;信仰,凭实验不凭经典;住世,是长存不是速朽;出世,在超脱不在皈依。”
何诚斌
新闻推荐
□
卢向波本报讯
利用农村中部分大龄单身男子成家心切的心理,以结婚为诱惑,通过索要定金、彩礼等方式诈骗男方钱财,这种骗婚方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放鹰”。湖北...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