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有三个残疾人 脱贫拒绝“等靠要” 养殖走上致富路
杨英义和妻子在养鸡场劳作。
■本报记者 吴彬 文/图
初冬早晨的5点钟,天色微黑,让人感到还有些寒凉,杨英义夫妇没有贪恋暖和的被窝,他们准时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打理自家养鸡场的3000只土鸡。
杨英义夫妇的家在枞阳县金社镇金山村。养鸡场坐落在一个山洼里,三面环山,山上灌木丛生。打开鸡笼,杨英义的妻子,先是简单地给鸡喂了点玉米,然后将鸡赶上山散养。虽然肢体残疾,但不影响她做这些工作。和妻子分工不同,杨英义骑上电动三轮车出门了,他要挨家挨户地去给客户送预定的鸡蛋和土鸡。
晨曦微露,夫妇俩简单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电动三轮车的轰鸣声渐行渐远,杨英义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蜿蜒崎岖的水泥路尽头。记者眼前的养鸡场内,“热闹”则开始了:漫山遍野的清一色的土鸡,或互相追逐争食,或三五成群卧地休息,有的飞上高高的树枝闭目养神,有的在灌木丛中嬉戏打闹,嘈杂的鸡鸣声和鸟鸣声此起彼伏,低矮的树木上各类鸟儿时落时飞,树底下欢快的土鸡穿梭不息……
也许,这样的生活对于旁人来说,并不算与众不同,但对于杨英义一家却是幸福的源泉。
杨英义一家四口人,却有三个人属于残疾,妻子肢体残疾,儿子和媳妇则都是聋哑人。作为全家唯一一个健康人,杨英义无可替代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全家人吃饱穿暖,至于致富奔小康从来不敢奢望!”站在鸡群中,杨英义一边给鸡喂食着刚刚从菜地里拔来的萝卜,一边笑着说。
以前,为了养活一家人,杨英义选择外出打工。但因仅有小学文化,又身无一技之长,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无法养家糊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贫穷压得透不过气来。2014年,杨英义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政府的帮扶。虽被列为贫困户享受政府的帮扶,再打打工,日子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也只能属于勉强能够过日子。
“难道就这样一辈子靠政府的帮扶过日子?”杨英义不甘心,他一边问自己,一边下定决心,要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过上自己的幸福生活。
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杨英义相信只要找准路子,勤劳肯干,就一定能摘掉“穷帽”。2016年,经过再三思考,杨英义回到了家乡。“我们金山村虽然田地很少,但是四周都是低矮的山丘,山丘上灌木丛生,非常适合散养土鸡。”杨英义说,其实早在这之前,他就有养鸡致富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没有技术,一直不敢尝试。现在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单位和政府的帮扶,这些困难都不是事。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立即得到了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不仅提供了资金帮扶,还帮他找来了技术人员。一开始,杨英义只在自家屋后的山丘上,散养了200只土鸡和几十只鹅和腾鸭。一家人在一起精心照料着两百多只家禽。当年年底,这些家禽就被抢购一空,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第二年,杨英义又成倍地增加了养殖数量,到年底,还是供不应求。
这下,杨英义心里有了底,养殖数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他的养鸡场已经小有规模,养殖土鸡3000多只,鹅和腾鸭200余只,每天产土鸡蛋50余斤。他还注册申报了家庭农场,并通过网络平台等销售自己的农产品。
“穷帽子”没有了,一家人还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杨英义夫妇的脸上洋溢着喜悦,杨英义幸福地计划着明年:准备混养小山羊,搞综合养殖之路,并坚持用土方法搞养殖,羊放山林,鸡吃谷物,为大家提供真正的绿色食品。
“等把养鸡场、养羊场规模扩大以后,我希望可以把村里其他村民带动起来,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致富奔小康!”拒绝“等靠要”,杨英义一家靠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脱贫致富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蕊)收获惊喜礼物、采摘无花果、与“家人”畅聊……孩子们在活动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开心又暖心的一天。11月7...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