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子女如何确定各自的赡养义务?

铜都晨刊 2020-07-28 09:34 大字

■ 何伟 本报记者 吴彬

今年以来,枞阳县人民法庭受理的赡养纠纷案件主要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被赡养人育有多个子女,子女之间为各自的赡养义务互相推诿指责,最后无人愿意赡养。此类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赡养人赡养能力的差异,也在于赡养人对赡养义务的公平性要求。那么,赡养纠纷中多个子女各自的赡养义务是一样均等还是有所不同?

案情摘要

原告李某某与丈夫张某某育有二子二女,长子张某甲、次子张某乙、长女张某丙和次女张某丁,张某某早年因病去世,李某某现年83岁,无劳动能力,每年只有少量土地流转金收入,其目前生活不能自理,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疾病,医疗费用支出较高。长子张某甲常年在江苏常州经营生意,经济状况较好并已在当地定居,次子张某乙在家务农,长女张某丙和次女张某丁已远嫁异地,经济条件均相对较差。现李某某因生活困难,要求四个子女给付赡养费。

司法视角

每个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负有赡养义务的子女,任何企图逃避履行赡养义务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多个子女之间应根据各自经济能力及父母的实际需要负担相应份额,且该份额在多个子女赡养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应是均等的。不少子女面对老人赡养诉讼请求提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多数拒绝理由没有法律依据,如有的提出“外嫁女不用赡养父母”、有的提出“父母偏心疼爱个别子女”,这些理由都难以被法院认可。赡养人如果认为被赡养人诉求的赡养费过高,超过自己本身的承受能力,应从经济条件不好、家庭负担较重、家庭成员有残疾等方面进行举证,来予以反驳;如果认为自身经济已经非常困难,无力对父母予以经济上供养,可以主张通过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方式来履行赡养义务。

上述案例中,长子张某甲收入相对较高且在外地定居,其应主要通过经济上的供养来履行赡养义务,在确定的赡养费数额项下,适当多支付;次子张某乙收入来源较少、经济条件较差,可少支付赡养费,同时由于其在家生活,应在生活上对李某某予以多加照料;长女张某丙和次女张某丁远嫁外地,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可少支付赡养费,但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给予李某某精神上的慰藉。

新闻推荐

铜陵市三院赴安置点送药送健康

本报讯(曹丹丹记者钟灏)“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么远还过来给我们送医送药!”7月21日下午,在枞阳县方正小学安置点内,育才村扶贫...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