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金不换 创业路上勇向前

铜都晨刊 2020-06-16 13:56 大字

章义宽在给牛添草料。

■ 本报记者 马卫东 文/图

年少时因不更事,他曾经是当地有名的“浪子”,因触犯法律而入狱。刑满释放后,他在创业路上执着前行,成为当地的创业能人。现年45岁的章义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创业故事。

6月11日下午,记者见到章义宽时,他正骑着电三轮风尘仆仆地赶回养殖场,车上装满刚收割的玉米秆。和记者打个招呼,顾不上擦去脸上的汗水,拍掉身上的灰尘,章义宽抱着玉米秆径直走进牛棚,忙着给黄牛喂料。朴素的衣着,憨厚的笑容,忙碌的身影,记者很难将他与浪子联系在一起。

选择创业 立誓重新做人

章义宽出生在郊区周潭镇吴桥村一个农民家庭,一家人靠父母种地维持生活,家境虽并不富裕但衣食无忧。章义宽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受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父母倍加宠爱,养成了他一些不良习惯,加上少不更事,他经常和一帮小兄弟惹是生非,成为村民眼里的“浪子”。后因触犯法律,他被判刑入狱。服刑期间,他痛改前非,积极接受改造。因表现比较突出,他被安排到养殖场,学到了不少养殖技术。2012年5月,章义宽刑满释放回到家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当时我已经37岁了,今后的路如何走,我心里一片茫然。”章义宽说,在经过2个月的痛定思痛后,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当年7月,在家人的支持下,章义宽借了30万元,在老屋宅基地建起了鸽舍,购买了5000只鸽子,凭借自己学到的养殖技术,开始了养殖鸽子创业之路。老屋宅基地远离村庄,两边都是青山,环境清新幽静。而鸽子习性安静,所以很适合养殖鸽子。章义宽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因村民在山上殡葬、祭祀燃放鞭炮,导致大批鸽子因受惊而死,当年就亏损了20多万元。

第一次创业就遭遇失败,父母便劝其放弃创业,踏踏实实外出打工。章义宽向父亲袒露了自己的想法,要继续留在家乡创业,在村民面前干出一番事业。

屡遭挫折 不改创业初心

2013年,章义宽向两个姐姐借了10万元,建起了猪舍,买来6000只鸡苗和2头猪,开始了二次创业。

或许是好事多磨,就在鸡快出栏时,一场禽流感突然袭来,一下子断送了他的二次创业梦,10万元再次打水漂。两次创业失败,让他欠了30万元债务。但生性好强的章义宽,没有放弃创业之梦,继续谋划着养殖创业之路。

然而祸不单行,2014年初,章义宽的父亲被查出患有食道癌,这如同晴天霹雳,让这个家庭陷入了窘境。章义宽只好放下创业的念头,四处筹钱给父亲治病,并卖掉了2头猪。

2015年初,为了解决父亲治病费用,尽快还清外债,章义宽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这次,他选择了养老母猪。他借了20万元,买来了22头老母猪,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老母猪饲养中。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当年4月,母亲意外去世。章义宽既要伺弄22头老母猪,又要照顾父亲,每天都忙碌得像陀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章义宽的精心伺弄下,22头老母猪产下了一批猪仔,6月份出栏后,一下子卖了20多万元,不仅让章义宽还清了养鸽子欠下的外债,也让章义宽品尝到创业成功的喜悦。同时,他还收获了一份爱情,一位邻村姑娘被他的执着打动,当年10月与章义宽结成连理。

因为家庭的特殊情况,2016年,章义宽家庭列入了建档贫困户。借助国家扶贫政策,在妻子的支持下,章义宽再次开始创业。他将猪舍进行了扩建,同时买了10000只鸡,开始养鸡、养猪创业之路。当年,章义宽获得2.7万元的政府奖补,同时也获得了20多万元的收益。2017年,章义宽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又养了13700只鸡、500头猪、2头黄牛,并承包了养殖场边上的鱼塘。当年,章义宽便赚了30多万元,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外债,还盖起了新房子,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感恩帮扶 创造幸福未来

2018年,章义宽再次扩大养殖规模,投入60多万元,新盖了一栋猪舍,又买了500头仔猪、18头老母猪和10000只鸡,同时雇用了6个贫困户,继续在养殖致富之路前行。然而,灾难再次降临章义宽的头上,一场非洲猪瘟让他养的猪大量死亡。章义宽挖了个大坑,含泪将250头仔猪和40头母猪埋了。“那次对我打击很大,当时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是唐书记拉了我一把。”

章义宽所说的唐书记名叫唐海滨,是市生态环境局派驻吴桥村的扶贫干部。2017年6月,唐海滨受命到联系村吴桥村驻村扶贫。得知章义宽家庭的情况,章义宽和扶贫工作队多次上门,耐心地开导章义宽,鼓励他树立生活的信心,凭借自己的养殖技术,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带动周边的人共同富起来。同时,积极为其寻求创业帮扶,及时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帮助章义宽申报了28.5万元的政府补偿金。

当年底,用这笔政府补偿金,章义宽又买了29头黄牛,加上先前养殖的2头黄牛,章义宽开始了养殖黄牛之路。章义宽告诉记者,此次创业之所以选择养殖黄牛,是因为黄牛主要是吃草,喂草料成本很低,且市场效益比较高。4个月后,养殖的黄牛产下了12头牛崽。牛崽出栏后,章义宽一下子赚了14万余元。

章义宽告诉记者,养殖黄牛看似简单,但付出的艰辛一般人都不知道。为了伺养好黄牛,他每天早上4点半便起床,到猪舍打扫卫生。吃过早饭后,他便外出割牛草。爱琢磨的章义宽发现,单纯地给牛喂草营养不够,而喂养饲料又增加了成本,有没有更好的草料,让饲养成本低且黄牛营养有保障呢?一次,章义宽到周潭镇上办事,看到街上有不少卖甘蔗的摊点,留下很多甘蔗皮,他便拾掇了一些甘蔗皮带回家喂牛,没想到牛吃得很欢。章义宽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甘蔗皮是很好的养牛饲料。从那以后,章义宽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便带着工人到周潭、陈瑶湖两个集镇上拾掇甘蔗皮。

2019年底,章义宽宰杀了40头黄牛,赚了60多万元,一家人过了一个开心的春节。今年,章义宽又买了50头黄牛,并计划扩大养殖规模。章义宽说,养殖创业让他的生活很充实,也有了奋斗的目标。每天围着牛儿转,看着牛儿在一天天长大,他心里感到特别开心。

章义宽执着创业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改变了村民对他的印象,不少村民还向他请教养牛技术,他都毫不吝啬地传授。

章义宽说,虽然他的创业之路很不易,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挫折与打击,但很多好心人给了他帮助,尤其是政府的扶持政策,让他的创业有了保障,也坚定了他创业的信心。他将在养殖创业路上继续前行,创造自己的幸福未来。

新闻推荐

引进产业促脱贫

6月6日,枞阳县项铺镇石溪村的安徽欧迈膜结构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生产建筑用的膜结构产品。据了解,该厂房由财政扶持资金投资...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