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房顶流浪汉在看电子书 曾上过大学,现流落深圳;系枞阳人,当地政府准备为他办低保,昔日同学也伸出援手

新安晚报 2020-03-17 12:43 大字

在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杨一万”——一个沉寂多年的名字,最近突然被很多人从记忆深处唤起。杨一万今年47岁,幼年母亲去世,1991年从农村考上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然而

“聪明”,是他留给很多人的印象。如今杨家父母已经去世多年,两个兄弟都在广西安家,村里人再次听到杨一万的消息,是他在深圳成了一名流浪汉。这些年,杨一万经历

他爱用手机看电子书

深圳爱心志愿者易雄一直在做帮助流浪人员回家的公益活动。“去年11月份,我们在深圳一座立交桥垃圾站的房顶看到了一名流浪男子。”易雄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该垃圾站房顶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需要通过一个梯子才能上去。房顶堆积着很多塑料桶、易拉罐、旧纸壳、装满废品的麻袋以及陈旧破烂的棉被,流浪男子在这里住了很长时间。

起初志愿者们问男子姓名,他不愿意讲话。志愿者过几天就会去看他,并送上水和食物。渐渐地,男子愿意与人沟通了。

“他说话断断续续的,感觉性格孤僻、忧郁。”易雄说,男子白天捡废品换钱,晚上就睡在垃圾站房顶。他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如果哪天捡不到能换钱的废品,那就只能饿着,或者捡人们丢弃的食物充饥。

今年3月初,男子告诉志愿者们,他叫杨一万,今年47岁,是安徽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人,并透露了身份证信息。“我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开始说没有身份证,不想补办,后来又说家里没人了。”易雄又问男子,是否愿意暂时先住在救助站,他们会提供帮助,但是男子没同意,“因为他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制。”

易雄曾经帮助很多流浪汉回家,这名流浪男子有一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他有一个手机,是以前好心人送的,手机里没有卡,但是他有用手机看电子书的习惯。”易雄说,他几次前去看望这名流浪男子,都发现男子坐在房顶上专注地看电子书,内容大多是文学方面。

因性格原因大学辍学

杨一万是谁?很多年前这个名字在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曾经很响亮。

“菁华村是合并村,以前我不知道这个人。”菁华村党支部鲍书记说,通过村民了解到,杨一万很聪明,但是性格内向,不愿意跟人交流,“大家知道他现在的情况感慨太可惜了,如果他不是因为心理或性格上的问题,可能会取得一定成就。”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联系上了杨一万的弟弟杨一飞。“我哥从小性格孤僻,脾气不是很好,可能也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杨一飞说,他们兄弟三人,在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和二哥都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大哥(杨一万)学习成绩好,当年高考考上了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

“他是家里的骄傲,但是因为性格的原因,他初中时就曾和老师起冲突。”杨一飞说,当时大哥考上大学,在村里是一件引起轰动的事情。但是大哥上大学期间,父亲去世了。后来大哥没有拿到毕业证就辍学了。

杨一飞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和二哥去广西桂林打工,如今都在当地安了家。父母去世多年,老房子也倒了,老家没什么人了,他和二哥平时难得回枞阳老家。

“大约9年前,大哥曾经回过枞阳一次。”杨一飞说,大哥告诉他,自己一直在全国各地打工、流浪,过着漂泊的生活,“那年他回来,也和流浪的人差不多,家里人给他补办了身份证。”

杨一飞告诉记者,后来大哥跟随他们去了广西,原本兄弟几个一起做装修,但几个月后,他又走了,“他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和其他人很难相处。当时他说要去广东,我们开始会用QQ联系,但是他从来不会主动联系我们。我不知道这些年他在哪里,后来我们就没联系了。”

老家正对他展开救助

曾经的大学生,现在沦为流浪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注意到,杨一万的事情在枞阳引起关注。“(他)小学和我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父母去世让他的性格变得孤僻,外加有两个弟弟,当时的生活可想而知,他选择了自暴自弃,逃避现实”……很多人在网上表达对他现状的叹息。

“他初中、高中同学都跟我联系了,大家都想帮助他。”杨一飞说,3月16日他到深圳去看望大哥,想听听他的想法,“他现在比较消极,看他是想到广西还是回老家,大家还是希望他能回来,有困难可以帮助他。”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准备为他提供救助和帮扶。“我们在派出所查到了他的户籍档案,他以前上大学时户口迁出去了,后来迁回来了。”枞阳县义津镇民政办主任王卫国说,大家都非常关心杨一万,准备为他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今天县里、镇里的领导都来了,专门研究救助他的问题。”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鲍书记说,他们准备为杨一万办理低保和申请廉租房,为他提供救助和生活帮扶。

3月15日下午,易雄和志愿者们再次去看望杨一万,并给他送了泡面等食物和水,“他还是老样子,在那看电子书。”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钟虹

新闻推荐

枞阳县供电公司 量身定制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讯(王萍记者马卫东)“本来计划半个月的事情,没想到从提出申请到通电才5天时间,大大缩短了我们等待复产的时间,我们可以加...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