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奔脱贫 日子“节节甜”
1月13日,一个难得的晴好天气。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村民吴兆信正在堂屋前忙着晾晒咸鱼、咸鹅,门前的晾晒绳上挂满了各种咸货。
“这些东西都是自家鱼塘和养殖场养的,置办这种年货,心里有着满满的感动。”见记者再次来访,吴兆信这位曾经的贫困户谈起自己从因病致贫到依托政策帮扶脱贫“摘帽”、从手写公开信倡导自强脱贫到创办家庭农场的历程。
吴兆信今年63岁,几年前因生了一场大病,家庭陷入困境。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帮扶单位铜陵市、县纪委监委和帮扶干部及时为他落实扶贫政策,帮他渡过难关。心怀感恩的吴兆信2017年手写了一封致广大贫困户的公开信,倡议大家自强脱贫。在公开信中,吴兆信结合自身实际,写实情、谈体会,并发出倡议: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实干、苦干,在农、林、牧、渔各项补助应有尽有的前提下,努力建好美丽家园(本报2017年9月22日曾报道)。
“2018年1月18日,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吴兆信告诉记者,那天,他领取了脱贫光荣证,又开始盘算着如何进一步致富。在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支持下,他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承包了村里的20亩水面,投放了5500余元的鱼苗,从事水产养殖;购买了100多只鸡苗,在家里养殖家禽;又与一位养殖户合作养殖了1800只鹅,利用扶贫小额贷款投入黄牛养殖和光伏发电,每年都能享受分红。2019年6月,吴兆信主动退出低保。
“2019年,对我们家来说可谓收获满满。”吴兆信给记者算了一下当年的收入账:黄牛养殖分红2400元,光伏发电分红3200元,产业扶持收益3000元,养鸡收入4000元,养鹅预计收入8000元,鱼塘预计收益1万元……
“生活越来越好,我有空就写东西,抒发自己的感受。”吴兆信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刚创作的诗歌——《扶贫诗二首》:“头顶雪花脚踩冰,扶贫担子重千斤。进村入户问寒暖,贫困家庭铭记心。”“攻坚克难下决心,大获全胜再收兵。喜迎华夏小康日,祖国繁荣浩荡春。”记者翻看吴兆信的创作本,像这样的诗歌作品还有很多。吴兆信说,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心中的感激,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吴兆信的家庭农场里,地上鸡鸭满圈,水中鱼儿成群,生机勃勃。“这几天我就准备捕捞,预计收入超过1万元。收获的不只是丰收,还有拼搏后的充实和希望。就像从梢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吴兆信说着露出开心的笑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彬)记者从市消保委获悉,2019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27件,调解率为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7.3万...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