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走特色养殖路尝创业甜头

铜都晨刊 2018-04-03 14:40 大字

■本报记者马卫东

3月30日,记者前往枞阳县老洲镇联合村走访,行走在田陌间,但见油菜花泛着金黄,麦苗儿吐着新绿,水塘如镜似珠,如同一幅春到田园的美丽画卷。在一家名为“家庭创业农场”的大片田地里,几名工人正忙碌着架设网布,在一块田地上空拉起一个大罩子。工人们告诉记者,这块田地准备进行青蛙养殖,他们正在布设“天网”和“地网”,将整块地严严实实地罩起来,防止蛙苗被鸟雀、蛇鼠偷食。

据了解,青蛙养殖是联合村今年引进的特色养殖项目,养殖的是黑斑蛙。现年61岁的养殖户刘福来告诉记者,他以前曾在多地经营餐饮,发现青蛙的市场需求量较大,但野生青蛙禁止捕食,而家乡又没有人养殖青蛙,便萌发了养殖青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查找养殖青蛙的有关资料,四处考察学习青蛙养殖产业,了解青蛙养殖的发展前景,着手青蛙养殖的前期准备。在联合村的牵线与协调下,今年初,刘福来与家庭创业农场主章小为进行了洽商,达成了在农场里分租10亩田地的协议。青蛙养殖基地入驻农场后,刘福来及时办理了相关证照,开始了养殖青蛙的创业之路。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养殖青蛙,是因为这里水资源丰富,土质也适合青蛙养殖。”刘福来告诉记者,养殖青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蛇鼠,都是青蛙的天敌。所以,整个养殖场都要用网布牢牢网住,并需要有人长期看护。此外,平时要定期严格做好防疫,随时观察青蛙生长状况,出现状况及时处理。“青蛙养殖期只需3个月,每亩地产量在4000斤左右,收益可达3万余元。”谈及青蛙养殖创业之路,刘福来充满了信心,表示将扩大规模,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说起特色养殖,家庭创业农场主章小为感触颇多。现年43岁的章小为曾在外闯荡多年,但性格要强的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2003年,章小为回到了家乡联合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创业之初,章小为选择了苗木、香葱种植。但由于对市场行情不熟悉,加上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章小为摸爬滚打了多年,虽然积累了一些种植经验,收获了不菲的经济回报,但也遭遇了多次挫折,尝到了不少苦头,章小为感到很困惑,对自己选择的创业之路有些茫然。在章小为创业期间,联合村给予了支持与帮扶,组织他参加各类创业技能培训,积极帮助他解决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联合村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是当地传统。”章小为告诉记者,在总结前期创业经历后,结合对市场的走访调研,他决定转型进行特色养殖。2015年,章小为在村里流转了1000亩土地,办起了家庭创业农场,开始了转型创业之路。其中,400亩土地进行水稻种植,300亩土地进行小龙虾精养,300亩土地尝试稻虾共养。为了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章小为多次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虚心向专家和养殖户请教,并购买了龙虾养殖技术方面的书籍啃读,很快便掌握了小龙虾养殖知识与技能。由于章小为养殖的小龙虾肉嫩味鲜,在市场上十分抢手,不仅进驻了铜陵市市场,还销往杭州、南京、武汉等城市。章小为告诉记者,稻虾共养技术要求比较高,水稻不能喷药施肥,避免龙虾受到污染。发生虫害时,只能用灭虫灯捕杀。同时,下层虫害又成了龙虾的食物,而龙虾的排泄物也成了水稻肥料。水稻无公害,龙虾无污染,一举两得。“龙虾成熟期一般为40天,可以进行轮换养殖,每亩年收益在7000元左右。”章小为笑着对记者说,特色养殖打开了他的创业之门,也让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据了解,通过特色养殖走上创业之路的村民,在联合村还有很多。联合村耕地面积约2900亩,水域面积约2000亩,水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提高土地使用效能,近年来,联合村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流转进程,积极引导鼓励种植大户承包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提升农业规模经营综合效益。目前,该村水产养殖户达18家,都是在传统水产养鱼的基础上,搞起了小龙虾、螃蟹等特色养殖。种养殖户在创业致富的同时,积极帮扶村里的贫困户,常年安排周边村民打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

新闻推荐

在枞阳的老镇上

■阮胜明年前,几个吃货一起去枞阳采购年货,什么黑猪肉呀,枞阳大萝卜呀,项铺生腐呀……反正都是本的土的,肯定比市场上买的要好吃够味。坐28路公交在大桥头老洲换乘中心转快8线到项铺路口下,我们几个直...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