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百年追梦 全面小康———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选登(十六)

铜都晨刊 2017-06-30 09:27 大字

梦在春天,梦在中国

窗外阳光正好,和煦温暖,抬头看天,大朵大朵的云随风轻悠悠飘荡,舒适安闲。

这是一个美好的春天。

当我写下“梦在春天,梦在中国”这几个字时,抬头望了望教室黑板上的五星红旗,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我们在国旗下宣誓,从少先队员到团员,从那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到意气风发的青少年,一步一步领会着国旗的深刻含义。

看我们的国旗,那鲜红的底色见证了我们风风雨雨走过的几十年,承载着祖先的灵魂和希望,那五颗闪亮的星星象征着我们亲爱的党和人民,四颗小星星的一角指向大星星的中心,寓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简单而大气。当她飘扬在我们领土上方,飘扬在异国他乡时,于国人而言是一种何等的自豪!我呆呆地望着国旗,陷入了沉思。

那一股流入心底的红色勾起了我对祖国历史的回忆。中国,于国人而言,承载着太多的情感,沉重的有时让我们不知该如何表达对她的爱。提起历史时刺在心窝的疼,让人无法呼吸。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从八国联军侵华到抗日战争,中国近代史,是血泪交织的历史,中国,这东方的雄狮,沉沉睡去,做着不知何时是头的噩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从那一刻起,这头雄狮便在炮火中苏醒了,它缓慢前行的脚步,让世界地动山摇。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在恶劣的环境中为我们撒下梦想的种子,为我们描摹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国旗,国旗的一角成为了我们的红领巾;他们将灵魂赋予国徽,让革命精神代代流传。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中国伟大复兴梦的源头,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要学会传承———传承他们为祖国复兴而无私奉献的豪情,传承他们面对侵略者誓死不屈的骨气,传承他们为实现梦想的执著与坚定,传承他们对祖国深沉的爱,传承他们百年来追寻的梦想———然后,续写二十一世纪,我们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国家发展有了一定的方向,那人民前行也会有动力。中国梦不仅是国家领导者的梦,她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梦。只有当国民一起努力,有朝一日,中国梦才会实现。

梦在春天,在这大好的春光里,除了播下植物的种子,也不要忘了将梦想种子一同撒下。你看甘肃平凉崆峒区那整洁的街道,还有百姓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只有基层政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面小康才会逐步展开;你看居民吴慧琼家的节约理念,环保小知识牢记在家人心中———只有每个人做好环保,中国才会拥有青山绿水,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你看华侨孙浩良,“让更多人会说中国话”———只有学会开放合作,中国才会在世界立足。梦在春天,不辜负这美好的季节,不辜负自己,撒下我们的中国梦,为祖国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梦在中国,许多炎黄子孙在这个用科技说话的时代,为中国屹立东方,立足世界之林挥洒汗水。大国工匠徐立平二十六年雕刻火药,比不得闪光灯下耀眼的公众人物出名,却真正用实力为祖国导弹和火箭事业做出贡献;重掌女排帅印的郎平,纵使没有花容月貌,但当她为中国女排呕心沥血时,“铁榔头”就是最美的,“女排精神”就是最酷的;“我是中国人,当然属于中国人民。”那位为了新中国发展而越过重重阻碍回国的钱学森钱老,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航天,当我们每每写下文字来形容他的丰功伟绩时,又何曾想过,中国航天走在世界前列,钱老到底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梦在中国,全面小康需要基层人民的努力,也要杰出人物领导,把中国精神融入创新和发展之中,带着中国精神遍行世界各地。

窗外一声鸟叫,打破了我的沉思。把手轻轻放在胸口:我深感自己的幸运,我没有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用饱受战乱之苦,但同时,我也深知责任重大,二十一世纪,世界日新月异,若后来者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那么祖国就要遭殃。全面小康是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梦想之大难以言说,但若踏实努力,必定可以实现!中国精神之深远无法形容,但若挺直腰板,我们堂堂中国人,一定可以带着她走遍天下!

梦在春天,在这大好的春光中,播撒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为祖国早日实现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梦在中国,跟随历史的脚步,百年追梦,从不停歇!

枞阳县浮山中学202班汪晨曦

指导教师方艳

追逐梦想奔小康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爷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祖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也有切身体会。

在“小康社会”这个战略梦想提出时,我还没有出生。1959年至1961年发生了悲惨的三年自然灾害,那个时候的人们吃树叶,啃树根,很多人因为饥饿而死亡,连我未曾谋面的姥爷也在那个时候没有挺过来去世了,那个时候的艰难是我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我无法想象的。

新中国诞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是我们追逐的梦想,也是所有人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我也有幸在2003年出生了,依稀记得那时外婆家还是平房,门还是木门,有前院和后院,院子里有桂花树,家里还是烧柴的土灶,那时的生活用水还是从村里的集中水井打来存在家里的水缸里。内室的门前还有门槛,门是用木闩拴住的,前厅内有一座很大的老钟,每到整点时,会铛铛铛地响。家里的床、桌、凳等家什,都是由木匠手工做的。那时家里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电器,唯一的交通工具也只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吃的饭菜基本都是自家栽种。

等到我上小学时,外婆家水泥地已改铺了瓷砖,屋子里也添置了电冰箱、电风扇等电器,还买了彩电。闲暇时,长辈们带着我们看电视,屋里总是洋溢着欢笑,那是一段多么幸福和难忘的时光呀!

前几年,外婆家拆迁了,我也只好任由童年里的记忆被一点一点吞噬,最后变成一摊废墟。大家住上了新楼房,还是六楼,有上下层,有24小时热水,有电饭煲,有液化气,有明亮的茶几和坐上去很舒服沙发,还买了屏幕很大的液晶电视,天花板上也吊着十分漂亮的水晶灯,卧室里也装上了空调,与之前的平房真是天壤之别呀!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开心幸福的笑容。我想这就是我们追逐的小康生活吧!

这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很多家庭都步入了小康生活,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中国人民都会跟随着梦想的脚步,奔向小康,奔向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我们孜孜追逐的中国梦。

市第四中学212班赵艺

指导教师肖跃玲

新闻推荐

市领导前往枞阳县扶贫联系村调研

本报讯(记者杨竹青)6月27日上午,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敬明率队,前往枞阳县金社乡龙口村调研扶贫工作。李敬明一行首先来到龙口村村部,与市县人社局等帮扶部门负责人以及该村班子成员进...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