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7载深山里的默默坚守

安徽日报 2016-05-26 14:32 大字

“一艘小船,一畦农田……”5月25日,琅琅书声在枞阳县周潭镇燕山教学点飘荡。就在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残疾民办教师周顺友已经默默坚守了37个春秋。

1979年春天,18岁的周顺友刚刚初中毕业,大队书记找上门来,希望他把村小学教师的担子接过来。第二天,周顺友就背起生产队为学校准备好的一块一米见方的小黑板,领着10多名放牛娃把山野、树林当成教室,当上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耕读教师。

幼年时患过小儿麻痹症造成周顺友右手残疾、右侧身体行动不便,他就找来土块在石壁上苦练左手板书。半年后,周顺友终于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漂亮的粉笔字了。为了不辱使命,他翻山越岭,渡过枫沙湖去普济圩农场新华书店,自费买了一布袋教育教学的业务书和教科书,一有空就看书做笔记。

燕山教学点只有一个教师的编制,采取复式班教学方式。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所有课程都是周顺友一个人负责,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差生是日常工作。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周老师从没叫过苦。2013年5月8日深夜,周顺友被暴发的山洪惊醒,立即和妻子一同冒着瓢泼大雨,拿来十几捆稻草将大铁门堵上,阻挡洪水进入校园。就在这时,山洪如脱缰的野马咆哮而来,顷刻之间,学校大门前100多米的水泥公路被冲得无影无踪,周顺友和他的妻子也险些被山洪卷走。此后护送学生出入这一险段也就成了他的必修课。据不完全统计,周顺友任教37年来,从燕山这个小山村教学点走出去的大学生有30人、研究生5名。

本报记者 吴文兵 何明 摄影报道周顺友在辅导学生。

新闻推荐

抗洪一线的“夫妻民警”

本报记者 何明 吴文兵 文/图7月10日,在枞阳县经济开发区金山大道,正乘渔船在工业园巡逻的民警魏超竟然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妻子闻文。两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入汛以来就聚少离多的夫妻,在这里聚到一起...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