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父母需要换肾,你愿意捐吗? 父母愿意收吗? 星报记者调查发现:子女大多愿意捐 但父母一般不接受,医院伦理委员会也常常否决 张薇 记者 李皖婷 /文 程兆 /
方龙霞的肾脏已经在儿子吴方的身体里正常运转了三天,而她似乎还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她时不时看看手机,生怕错过儿子发来的任何一条短消息。
10月24日,方龙霞为身患尿毒症的儿子捐出了一颗健康的肾脏。这仅仅是众多父母为子女捐肾病例中的冰山一角。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护士长金宗兰说,医院每年约有70%的捐肾病例都是由父母捐给子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系统开展肾脏移植以来,安医大一附院仅成功完成一例儿子捐肾给父亲的病例。
是子女拒绝为父母捐肾?还是父母不愿意接受子女的肾脏?市场星报记者为你揭开谜底。
◇故事一 单身母亲捐肾救子
吴方的名字用了父亲和母亲的姓;可如今,这个躺在病床上的18岁男孩在提到父亲时,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吴方三年级时,父亲外出打工随后杳无音信,从此再无任何消息。原本在家务农的方龙霞为了撑起整个家,也为了让儿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带着儿子来到枞阳县城,一边打工一边供儿子读书。
让方龙霞欣慰的是,儿子很聪明,即使是在13岁时查出患有肾炎,边治疗边读书的情况下,吴方也以高分考取了枞阳一中。
然而不幸还是悄然来临。去年,吴方的病情突然恶化,只有接受肾移植手术才能延续生命。方龙霞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一丝犹豫就作出了决定:我要把肾捐给儿子。
可吴方并不同意母亲这么做,“妈,别治了,就这样吧。”吴方的话让方龙霞潸然泪下。
最终,在班主任和家人的劝说下,吴方同意了母亲的决定。10月24日,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第二天,吴方的肾功能就恢复了正常,这比一般人快。
昨天一大早,吴方给另一个病房的方龙霞发了条短信:“妈,我还好,你呢?痛吧?吃好一点,伤口长得快一点,你不用担心我。”就是这条短信,让方龙霞隔一会儿就拿出来看一看。
“如果今天换成是妈妈生病,我也会把肾捐给她。”吴方停了一下,“但我觉得她肯定不会要的。”
◇故事二 女儿给母亲捐肾遭拒
在安医大一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廖贵益的印象中,陈灵(化名)是来咨询捐肾给父母的人中,意愿特别坚决的一个。
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那年,陈灵刚刚27岁,孩子还未满2周岁。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病容,陈灵的心像刀割一样难受。
“我要把自己的肾捐给妈妈,我要救她。”看妻子的意愿这么坚决,陈灵的丈夫没说什么,但这个提议还是遭到了家里其他人的反对,反对最激烈的就是陈灵的母亲。
“我已经这么大岁数了,病治不好就算了。可灵儿还年轻,外孙又这么小,她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就是活下来也不安心啊!”
执拗的陈灵背着家人到医院做了检查,可她要捐肾给母亲这件事却并不被廖贵益看好。“我当时跟她说,她一没有做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其次这个要求很可能会被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否决。”
廖贵益说,陈灵回家后,果真没有再来。
◇数据7成捐肾病例由父母捐给子女
今年4月,60岁的岳西老汉李恒应为34岁的女儿李桃连捐肾;而就在同一天,58岁的刘永传捐肾给31岁的儿子刘标。尽管自己年事已高,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富裕,但是刘永传说:“只要孩子还活着,生活就有希望,钱可以再挣。”
据金宗兰介绍,在安医大一附院每年开展的几十例肾移植手术中,有70%左右的病例是父母捐肾给孩子,其次是兄弟姐妹间和夫妻间的捐肾。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系统开展肾脏移植以来,安医大一附院仅成功完成一例儿子捐肾给父亲的病例。
“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金宗兰回忆说,当时接受肾移植的王山(化名)已经48岁,起初是他的妹妹为他捐肾,但由于当时的医学条件不够先进,王山的身体对妹妹的肾脏产生了排斥。作为大家庭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王山是支撑这个家族的唯一希望。
王山有一个智力低下的儿子,当时已年满19岁,但好在他仍有独立思考和做决定的能力。经过再三考量之后,为了整个家族的命运,王山接受了儿子捐的肾脏,完成了第二次肾移植手术。
“这些年来,也有子女来咨询为父母捐肾的事情,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廖贵益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父母不愿意接受子女的肾脏。
◇观点捐肾给父母,你愿意吗?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做过那么多台肾移植手术,廖贵益感触最深的,就是那些为子女献出了一个肾后的父母,虽然身体还很虚弱,脸上反而会挂着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
10月27日,市场星报记者在医院和街头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当孩子遭遇不幸需要换肾时,你们是否会捐出自己的肾脏?如果反过来是父母需要换肾,你是否也会义无反顾地为爸爸、妈妈捐出自己的肾?
【子女】 我愿意,但可能不会被接受
陈伟(20岁,大二学生):当然会捐。父母就我一个儿子,他们养育我也很不容易,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他们活得长久。我甚至还打算死后捐献器官,这意味着我连陌生人的命都会救,更何况自己的父母?
杨慧婷(28岁,职员):如果父母需要,我会毫不犹豫地捐出我的肾。我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想子女对父母的爱同样也是无私的。而且据我所知,捐出一个肾脏对人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陈芳(31岁,家庭主妇):从情感上说,我一定会捐。但是回过头想,我也是个母亲,如果我将来生病了,我是不会接受我的孩子给我捐肾的。所以我觉得父母也不会接受我的肾脏。
【父母】
陈阿姨(52岁,退休):别说肾脏,哪怕有一天我的孩子需要我的命,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他。父母给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条件的。
徐叔叔(49岁,工人):我是一个捐肾者的家属,我的哥哥曾给我的侄子捐了一个肾。侄子不同意,但是哥哥特别坚持。其实我能理解我哥哥的决定,作为父母,如果孩子活不下去,我们活下去还有啥意思?
【医学】
法律允许,但多数通不过伦理委员会评审
据廖贵益介绍,活体器官移植手术前要通过身体检查和伦理审查。身体检查就是通过医学检查,确定捐献器官的人是否适合移植手术。
即使活体器官捐献者身体允许,但法律规定了活体捐赠者的范围,如不在此范围,医院也不得实行手术。判断是否符合捐献条件,则是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的职责。
医院伦理委员会由医药专业人员,非医药专业人员,法律专家等组成,在人体器官移植活动中把握着最后一道关口。
“子女捐肾给父母的,一般很难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廖贵益说,伦理委员会需要综合考虑肾移植双方的安全、健康和权益,“比如子女捐肾给父母,他们会考虑到子女比较年轻,捐肾之后可能会对以后生活造成影响,所以一般都会对此进行否决。”
新闻推荐
童长荣(1907~1934年)。安徽省枞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童长荣出生于一个贫寒的书香之家,自幼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1921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参加学运斗争,被推举为学生联合会的领导成...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