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农民种粮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方千
8月5日一大早,枞阳县会宫镇建设村的种粮大户余永四找到镇农技站站长王志信。他家的200多亩水稻出现了少量棕褐色斑。听说这一情况,老王戴上草帽拄着拐杖就跟老余上了车,直奔近10公里外的圩田里。经过20多分钟的下田观察,给老余开出“药方”后,满头大汗的王志信才坐上车长长出了一口气。从水稻还没有下田开始,王志信每天都像这样随时出现在田间地头。
2006年的一天,王志信在开展农技咨询服务时,不慎踩到积水滑倒,经送医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需手术治疗。在病床上躺了半年多,翻身都很困难,稍好后,他又拄拐跑到田间地头。 2007年春,王志信又发生股骨头坏死、关节面塌陷,无法行走。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最终左腿比右腿短,走路有点跛,更不能持续行走。因为缺乏关节支撑,每走一步路,王志信都要经受剧痛。妻子看到他几乎都要爬着上田的样子,想托人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岗位。但王志信却说:“这辈子我只能做一件事,也只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帮助农民种好田。 ”
看到农村土地抛荒现象严重,王志信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先后改造平整会宫大畈、建设村江心圩等。农技站对大户和家庭农场实行分户造册、分户指导,全方位提供产前信息服务、产中技术服务和产后销售服务。村民余永四的家境不太好,有承包本村抛荒圩田的想法,但苦于缺资金、少技术,对包田更是“一抹黑”。他找到王志信,王志信鼓励他大胆承包,帮他赊购良种、农药、化肥,选购农机,争取补贴,手把手从育秧、栽插到销售等实行全程技术指导,还几次拄着拐送药配药到田头。当年余永四承包250亩圩田,获得收益近20万元,现在他已是县里响当当的种田能手,带动周边近20户村民。
今年,会宫镇流转土地1.8万亩,发展种植大户(合作社)90多户(个)。王志信很快成为大户们的参谋,而大户们又成为王志信向普通农户推广农技的 “放大器”。“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帮助乡亲们多种粮、种好粮。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只要大家还信任我,我就不会停止。 ”王志信说。
新闻推荐
芜湖市弋江区马塘街道弋江嘉园社区党委书记邹亨峰:只有把自己修炼好,才能把工作做好。我们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全心全意为群众办事。现在,我们每天上班时间都必须在岗,只要居民有事,马上就能办。...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