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彭桥村家家习武多年不辍“武术梦”流淌在村民血脉中
“习武是村里的传统,今天学校开这门课,就是要让它在你们身上生根发芽! ”59岁的体育老师章友武提了提嗓子,眼神犀利地扫过操场上的40多个学生,大声说。
3月6日上午10点45分,在被正式纳入枞阳县周潭镇彭桥村小学课表的第一节武术课上,这个退休后被返聘的教师,特地花了10多分钟解释武术的意义。余下的时间里,他只教了马步和弓箭步两个动作。瞧见孩子们学得有点不耐烦了,章友武出声提醒:“不管什么拳,都离不开它们! ”。
在拥有4000多人的彭桥村,武术的影子藏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虽然祖辈传下的24套功法,已经有4套失传,但村民仍然家家有刀枪棍棒,上了年纪的老人,不分男女也大都会耍几拳。 “每个村民都有自己的传承,甚至还有留着医书、拳谱的。 ”省级非遗传承人、70岁的老拳师章根苗对记者说。
不过,对大多数村民而言,习武依然是生活之外的事儿。平日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则停留在崇祀祖先、自耕自商、人情冷暖的传统农村文化之中。只有到了腊月,武术才会从角落里走出来,走进村子里仅存的三间习武堂,重新融入村民的血脉和生活。
“从腊月到元宵节,每天都有10个拳师免费带着教拳、练拳。 ”章根苗说,几乎每个村民组都会去十七八人学拳,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最老的能有60多岁。拳师们教的主要是棍术和拳术,“因为实用,学起来也比较简单。 ”他肯定地说,如果村民认真学,普通的散打和擒拿都不是问题。
“如果想学真功夫,必须得一对一的教。 ”这个教了40多年拳的老人告诉记者,没有师傅私下点破招式的用法,徒弟很难将学到的东西用在实战上。
在章根苗学武的年月里,拜师学拳还有一套完整的流程:首先师傅会从众多拜师的人里,选出根骨、性格和德行较好的作为弟子,选中的人要先行跪拜礼敬茶,然后再宣誓习武的决心,接着拜了关公,请师傅打一套拳,这才能算是记名弟子。“哪像现在,只要徒弟愿意学,师傅们都不讲究了。 ”他讪讪地说。
“据我所知,章老一辈子只收了3个徒弟,他教拳讲究的是以快打快,以攻为守,注重躲闪。 ”评价起对方的武术造诣,章友武显得很中肯。虽说与自己以慢制快,名退实进的理念不同,但他觉得练到最后是殊途同归——克敌制胜。
因为肩负着学校的课程,章友武已经很难再抽出时间单独教拳了,他索性把时间都倾注在孩子们身上。孩子们都是“功夫迷”,不时会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一拳打过去能熄灭蜡烛吗? ”、“轻功真的有那么神奇?可以在水上飘着? ”、“电视里的点穴真的存在吗? ”……
每次,章友武都会耐心地解答:过去练拳的基本要求就是,能隔着10-30公分,用拳风打灭香油灯;轻功练的是身法,要在腿上绑沙袋不停地纵跃,即使练到极致,顶多也就原地跳个三四米;点穴手法倒是有,不过却需要先练内力……
对两位拳师来说,在这个没有“武林”的年代,教拳、练拳的终极目的,并没有电视剧中演的那样精彩。“只要能强身健体就行。 ”章根苗对记者说,他们村里甚至还有练武把病治好的:60多岁的村民章能顺,去年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要求立刻手术。结果他看了祖传的医书,执意要把功夫拾起来。 “你猜怎么着,只练了一个月,他的腰病就好得差不多了! ”
聊到兴起,这位70岁的老人执意要给记者表演一套莲花掌。只见他脱去外套,站在堂屋中央,缓缓蹲下身,左臂在前右臂在后,双掌舞得虎虎生风。打完收拳时,章根苗微微有些气喘,他一边感叹岁月不饶人,一边认真地说自己还要勤加练习,因为也许有更多的徒弟在等着向他学拳。本报记者王逸群
新闻推荐
枞阳县浮山中学特级名师 汪学勤总体感觉今年语文题型、结构保持稳定,难度适中,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也有一些微妙变化:一是文言文方面,总共给出了两段材料,虽然都是关于朱筠的传记资料,但节选自...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