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后人自费印刷缺资金

安庆晚报 2013-07-31 16:33 大字

 

近日,枞阳县枞阳镇方先生来电:明朝有一位名叫姚康伯(今枞阳人)的秀才一生未致仕,其著有《太白剑》。不久前,他的后人在修谱时,发现《太白剑》在国家图书馆有孤本,欲自费印刷,因缺乏资金,希望得到社会或政府部门的支持。

方千

 

汪秀兵

方先生告诉记者说,明朝有位名叫姚康伯的秀才,祟祯末年,史可法镇皖时,聘他为记室、参谋军务,为史可法所景仰。他临逝自题墓碣一副,碣曰:“吊有青蝇,几见礼成徐孺子;赋无白凤,免得书称莽大夫”。该联刻在姚康伯的墓碑上,至今保存完好。姚康伯出生在浮山西边的麻溪河畔,其墓距浮山约10公里。

方先生说,传说姚康伯少时常坐在浮山岩洞中读书,勤奋好学,但脑子很笨,心不开窍,四书、五经总是读了记不住。一日,他坐在天池边苦读,夕阳西下,却忘记回家。天黑下来了,他才站起来往回走。然而在天池周围走来走去,却寻不到下山的“百步云梯”。夜幕笼罩着浮山,焦急之中,突然西边亮出了灯光,他向灯光走去,却见一所漂亮的房屋,正门半掩半开,见一美妇坐在灯火之下,看着一本无字之书。姚康伯立在门外,干咳一声,美妇抬头起身相迎,问其来历,姚康伯实情相告。美妇先以酒食招待,后取凉水一盆,让其清洗胸背。姚康伯洗毕,自觉全身透凉,心胸豁然开朗。即问美妇:“此水为何水?”美妇答曰:“此天池之水,可洗心。”言毕即关上房门不出。姚康伯坐堂中读书达旦。天亮后,蜡烛、房屋和美妇都不见了,自己坐的地方却是一个高高石台。从此,人们称这地方为“遇仙台”;称大天池为“洗心池”。自那以后,姚康伯变得十分聪明,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后来成为有名的才子。

“《太白剑》全书分为上、下卷编辑。上卷15章67节41410字;下卷8章43节34880字。合为23章110节76290字,于1637年由姚康伯著作而成。”方先生说,因其著作多遗失未刊印,其后人不久前在修谱时,发现《太白剑》在国家图书馆有孤本,欲自费印出,现在校对中。但由于资金有限,希望得到社会或政府部门资金支持。

新闻推荐

行驶途中轮胎自燃 车辆烧得面目全非

本报讯(李杰

 

卢向波)8月7日晚8点左右,在枞阳县会宫镇会宫至桐城的路段上,一辆水泥罐车在行驶途中轮胎突然着起大火,所幸司机发现较早,及时靠边停车并报警,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