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河县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陕西日报 2016-01-25 18:19 大字

基层党员干部暨新型农民大培训

本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徐保寿 卢君 王慧丽

白河县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机制、方法和途径,有效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立责任清单抓实基层党建

着眼于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建立党委(党组)及其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年度任务清单,制定实施落实清单的督查考核问责办法,形成了“两清单一查核”党建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制定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出台《关于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的意见(试行)》,按照党章和农村、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党组工作条例等规定,将抓党建职责梳理归类为统筹谋划等17项责任,分解到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和其他班子成员。结合述职评议、教育实践活动、党建督查等工作中收集的问题和亟需破解的党建难题,为全县25个党(工)委共列出清单179项,夯实了6类责任主体、1000余名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班子成员党建责任,形成了“党组织不松手、书记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的责任链条。

建立任务清单,细化目标任务。紧扣责任清单,围绕县委确定的党员“定期活动日”、农村社区党建等7项重点、难点工作,分级制定25个党(工)委、376个党支部年度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确保人人可以照单抓工作、时时能够对单查落实。鼓励各党(工)委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确定1至2项创新项目,实行书记包抓,推动党建工作内容、形式、载体和机制创新。

强化清单落实,务求工作实效。建立清单公开公示点评制度,县委书记对党(工)委书记、党(工)委书记对班子成员和所辖党组织书记分层记实评价。完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述职时紧扣“两个清单”完成情况,接受党员群众质询评议,评议结果作为评先树优和个人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大党建工作考核权重,严格问责问效,对2名党委书记进行约谈,对1名党委书记和11名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问责,给予相应纪律处分。目前,启动创新项目25项,建成党建示范点31个。

创新农村社区党建管理服务模式

着眼于破解全县4.3万余名党员群众移民搬迁形成的47个社区“人户分离、党员群众管理服务难”的问题,在移民搬迁社区成立党支部,全方位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有力促进了移民搬迁和城乡统筹发展,获得2014年度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二等奖和安康市2014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大创新二等奖。

创新组织设置。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思路,不改变村民自治机制,不增加管理层级,采取整村划转、整村划分、撤组设立和分村组建等四种模式,创新党组织设置,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每个社区成立相应配套组织,分别组建红白理事、水电维修等5至8支志愿服务队。建立社区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居民议事制度,完善《农村社区党员中心户制度》、《农村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制度》,推行党员发展“双公示”、身份“双公开”、业绩“双展示”和评议“双印证”管理办法,全县500余名搬到社区居住的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到社区,接受统一管理服务。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为每个农村社区建成200m2以上的集全程代办、信息咨询等十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根据工作需要,选优配强社区干部,实行专职化管理。县财政每年为每个农村社区预算办公经费3万元,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每月报酬2300元,实现了有人管事、有场所议事和有钱办事。

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推行“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的管理服务机制,明晰户籍地村党组织以管理户口为主,保障搬迁群众的土地、林地承包、流转等权益,参与村级重大事项的权利;社区党组织以管理人口和房屋为主,提供公共卫生、水、电、就业,做好新农合、养老保险收缴、子女上学、计划生育、矛盾纠纷调解等十余项服务工作,使搬迁到社区的580余名党员和1.27万户4.3万余名群众享受均等化服务。

破解发展难题。社区党支部围绕“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办好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山林经济、培训转移社区劳动力和创造市场就业岗位”等五大就业渠道,全县2000余名搬迁到社区居住的党员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增收致富难题,移民搬迁社区成为党员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整合远教资源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

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拓展功能、强化服务”的思路,大力建设综合性远程教育服务平台,打造出远程教育“白河模式”。

整合分散资源,强化远教服务功能。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整合设备、信息、人力和经费等资源。建成远程教育网站,把农业、林业等28个部门网站进行整合,定期发布信息,搭建集党建知识、政策宣传、科技推广、医疗保健、文化传播、法制教育、信息交流“七位一体”的资源信息平台。突出互动交流和个性需求,开设远程教育、远程会诊、农业、林业、司法、民政、亲情会面等7个视频会议室,为党员群众提供视频咨询交流服务,增强了吸引力。

利用新兴媒体,拓展远教服务空间。推进户外远教广场建设,在规模较大、人口集中的农村社区和集镇所在村,建立大型户外LED彩色显示屏,定期播放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节目,使远程教育从室内走向室外。建立白河远教易信、微信平台,创建“掌上远教课堂”,定期推送党建知识、农业生产等信息,使远教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探索实施“远程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出地方特色产品,拓宽农产品销路。

发挥综合效能,提升远教服务质量。建成后的站点实现了“一站多能”、“一站多用”的目标。去年以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农业科技、法律政策等培训班300余场次,培训3.5万人次;开展网上技术服务1000余次,提供劳务输出、产品供销等信息1.8万余条,2800余人通过网络视频与家人进行了亲情会面。远程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小站点大服务”,得到省市组织部充分肯定并作为“白河经验”在全省推广。

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暨新型农民大培训行动

着眼于解决“培训针对性不强、实效不够、一般党员干部常年不训”的问题,深入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暨新型农民大培训行动。

明确目标,夯实工作责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分类培训,夯实各镇各部门党委(党组)干部教育培训职责,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送教下乡、健全一套考核机制、建立一个培训信息库、党组织书记讲一堂党课,保证党员干部人均年脱产培训不少于90学时。同时,将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列入党建工作任务清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整合资源,推动送教上门。县委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暨新型农民大培训行动的意见》,统筹培训计划、培训资源和培训实施,围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内容,建立百个专题库和百名师资库,建设“三苦”精神等教学基地20处,实行培训单位与培训师资双向选择,推动送教下乡、部门互讲互学,开展“菜单式”点题培训145场次1.5万余人,实现了党员干部全员培训,基层大众普遍宣讲。

灵活方式,增强培训实效。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和岗位干部的工作性质和素质能力,通过专题培训班、党员定期活动日、远程教育、文化下乡等方式,深化大培训行动。几年来,共举办科级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等专题培训班12期,培训3000余人次。建设140个农村党员干部远教站点,使全县5000余名农村党员和300余名村干部通过远教站点接受培训。将基层党员干部大培训与文化下乡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司法、人社、国土等16个部门深入镇村送教上门,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理论大宣讲30余场次,促进基层党员群众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树立新风尚。

党员“定期活动日”成为推动农村工作新机制

探索推行农村党员“定期活动日”制度,全县113个村党支部每月固定一天,组织全村党员、“三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按照“党内组织生活、民主议事决策、安排部署工作”等方式内容组织开展活动,把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党支部每月一次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学习中省市县最新的党的理论知识、路线方针和政策法规,增强了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纪意识,促使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按照党章和各项政策规定办事。在村党支部主持下,村级其他组织共同参与研究决定村级重大事项,实现了对其他村级组织的统一领导。针对全县800余名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难的问题,113个村党支部利用微信、易信群、远教视频等手段,采取在外出流动党员中建立党员群众连心交流微平台,突破区域、时间和互动界限,同步直播“定期活动日”实况,场内场外互动发言、交流议事、民主公开,使外出党员无论在天南海北,都能参加“定期活动日”,实现了教育管理服务“无缝对接”。

搭建党员发挥作用重要平台。党员通过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和民主议事决策,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提升素质,在参与农村低保、民政救助、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中建言献策。社区党支部为每名党员划定责任区,联系5至10户群众,在“定期活动日”会议上汇报联系服务群众、收集社情民意情况,引导党员在贯彻党组织部署、参与议事决策、化解矛盾纠纷、为民服务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群众办好事实事5000余件。

凝聚工作落实的强大合力。每月各村开展“定期活动日”前,由镇党委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在“定期活动日”会议上,各村党支部根据镇上近期重点工作和村上需要办理的事项,研究确定本月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夯实工作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对村党支部组织议定的事项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在党务村务公开栏适时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形成了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引领发展、推动工作的新机制。

“系统抓、抓系统”模式实现非公党建全覆盖

探索推行“系统抓、抓系统”工作模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真正使党建工作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

推行“系统抓、抓系统”模式,实现党建覆盖无“盲区”。将全县185家非公企业和5023户个体工商户,按从业属性分别划归经贸、交通、住建、工商等主管部门党委归口管理,并与企业主管部门党组织签订目标责任书。选派110名党建指导员,指导企业采取独立、联合、挂靠和在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组建党支部等方式,建立非公党组织44个,工会组织169个,共青团组织81个,妇女组织76个,建立县级党员干部联系点22个,科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59个,为215名非公企业党员找到了“娘家”,做到企业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开展“三学三亮三服务”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在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学理论、学技能、学先进,亮身份、亮承诺、亮职责,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亮三服务”主题活动,推动企业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创先争优。2015年以来,全县非公党组织共开展“三严三实”等理论学习60余场次,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技能比武20余场次,组织专题宣讲、观看电教片等形式学习先进典型33场次,188名企业党员亮明身份、亮出岗位职责和服务承诺,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50余条,解决企业发展难题300余件,引导企业投入100余万元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树立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提升非公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各系统采取资源整合、企业自筹、党费补助和财政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六有”标准,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成标准化活动阵地17个。健全落实企业党组织“三会一课”、党组织议事规则、党员先进性承诺、党企双向互动等制度,做到“三册两簿一卡”齐全,积极开展“五送”活动,推动非公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培植示范党(总)支部12个,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培植示范点10个。扎实推进“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创建“三星”以上企业党组织10个,已通过省、市验收。通过以创建促规范,以示范带整体,有效提升了非公党建工作水平。

 吸引创业人才返乡推动大众创业

大力实施创业人才工程,吸引白河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带动本地人才创业,激发大众创业活力。

广开渠道引才返乡。建立3225名在外创业骨干人才信息库,每年春节前后县上召开在外创业人才座谈会,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投资优惠政策和项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到北京、内蒙古等白河籍在外创业人才聚集区,召开创业人才见面会20场次,真情吸引人才返乡创业。编制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等项目598个,利用贸洽会、龙舟节等平台,促进人才、项目和投资有效对接。实行柔性引才,组建白河县秦楚医疗联合体,通过公开招考、选聘客座教授等方式,引进各类高、中级职称200余人,返乡高校毕业1000余人。近年来,先后吸引2000余人返乡创业,带回资金20亿元。

多措并举助才创业。出台《关于实施创业人才工程意见》和人才创业扶持办法,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创业扶持奖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整合教育、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免费开展项目策划、市场营销等创业培训。构建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建立创业人才服务站12个,选调60余名“创业导师”,对创办、领办的重点企业和项目实行“保姆式”挂牌跟踪服务。建成白河飞地经济安康园区等3个创业孵化基地,为58名创业人才提供低租金、低收费或零收费及“一站式”服务。近年来,扶持创业人才创办陕西神达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630户,培植“四上”企业132户,新建经济合作组织94家,发展现代农、林业园区56个,家庭农场37个。

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和企业制度,30名县级干部和100名科级干部分别联系300名重点创业人才和重点企业,定期开展调研,帮助解决难题。建立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开展对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违法行为整治排查50余次。大力弘扬创业典型,先后命名表彰40名“全民创业标兵”和35名“优秀人才”,82名创业人才被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县委、政府每年春节前对优秀创业人才进行慰问,营造尊重人才、扶持创业的浓厚氛围。在返乡创业人才带动下,形成了工商企业下乡创业、村组干部带头创业、本地人才就地创业的大众创业格局,有力地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打通山区群众脱贫的“肠梗阻” ——白河有线电视公共服务购买新模式调查

本报记者郑斐程伟通讯员阮郁吴磊邱莉白河县中厂镇的何忠旗,是位退休教师,平时喜欢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地方新闻。老何说:“以前只能看到中省部分电视节目,收不到市县电视节目,当地人不了解地方的信...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