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说说吴前琪的笔法实践

合肥晚报 2022-02-20 00:52 大字

吴前琪是一位安徽籍青年书法家,曾三次入围中国书法兰亭奖,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作品章法潇洒、墨法自然,笔法精到而自出机杼,结体寓情含理而变化随机。2018年10月,应“首届中国书坛批评人才高研班”导师郑荣明先生邀请,前琪为“高研班”学员作《深度临帖,做一个明白的书法人》的专题讲座。有意思的是,前琪也是此次“高研班”的学员,同学们边听其授课,边观看其随手以毛笔写下讲座要点或示范笔法的视频直播,亲切感倍增。

良好的师承

前琪说他10岁开始自学书法,20岁拜师刘墨村先生,而刘墨村则是启功、高二适等前辈的学生。又先后参加过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两期研修班、人民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及中国传媒大学张旭光博士课题班,著有硕士课题论文《执笔论》、博士课题论文《晋人格管窥》,尤其对古今笔法有较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做明白的书法人

前琪说:所谓法,主要是指笔法;理,主要是指结字的哲理。永字八法并不单是八种运笔方法,更主要的是有八种意境,即蔡邕所谓“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比方说:黄山顶上有块石头,这不能算有意境,而有人喊道“石头像猴”,则便有了意境,再有人喊道“猴子在观海”,猴仿佛活了,还会欣赏云海,则便更加有意境了!书法中的一个点,古人说点如高峰坠石,它是有能量、有动态的,也有人说像瓜子,像鼠矢。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与联想,这就是书法能成为一门艺术的根本原因。

笔法神秘而幽微

笔法就是写字的动作,动作就是书法的“基因”,如写一点有四个动作(推、按、扫、顿),颜体的点近似梯形,而欧体的点则近于三角形。梯形点端庄大气,三角形点则秀气灵动。只一个点,便风格殊异,境界各具!然而,笔法是隐藏于点画内部的东西,不懂笔法的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懂得笔法,才可能看出笔迹中所蕴含的法理与信息。正如《圣教序》文中所说“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书谱》中的笔法密码

笔者曾研读并临写《书谱》多年,以为自有心得,但对前琪居然能将《书谱》中的比喻句隐藏的笔法密码与相关字体笔画对应起来而深感叹服。他说:《圣教序》中“文”字的捺画,要侧锋打开,再迅捷收回,这样的回锋捺就是“奔雷”;“大”字的点捺就是“坠石”;外方内圆的转折叫“绝岸”;圆而不露圭角的转折叫“颓峰”;平捺为“蛇惊”;竖弯钩为“兽骇”“浮鹅”。他还说到,许多人把“提按”和“起伏”笔法混为一谈,其实“提按”是指笔画两端原地的上下动作。而“起伏”是指行笔过程中的上下动作,即《书谱》中所说的“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

书法与国画的“套路”

前琪说,书法创作是有“套路”的!并指出书法和绘画也是相通的,比如“不堵拐角”、三个笔画不能交叉在一个点上等。画梅花,枝干要呈“女”字形交叉,叫“无女不成梅”!凡竹枝、树干、兰叶均不可三笔交叉在同一个点上,那叫“鼓架”,是大忌。古人写“国”字,都是“不堵拐角”的。他还用写意画中房子的画法来说明粗细搭配的规律,房子的左竖“上粗下细”,右竖则“上细下粗”;上横“先轻后重”,下横则“先重后轻”,而书法中点画的粗细搭配也大抵相同。

晋唐笔法的分水岭

当代书法界有一个现象,很多搞创作的人欠缺理论修养,对一些书法术语理解不准,便想其当然、人云亦云,故在谈论书法或书法教学中的用词也往往会词不达意或张冠李戴,而听的人则各度其意,惑而不解。尤其是笔法方面概念存在较多的歧义。比如被很多人经常提及的“篆籀绞转”,其实不能叫“绞转”。对于“绞转”一词,学术界都以丘振中《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一文对“绞转”的定义为准。所谓“篆籀绞转”,实质是邱先生所说的“平动”。真正的“绞转”是指毛笔在书写的过程中,笔锋的触纸面不断地变化,中锋、侧锋不断交替的笔法,就是“晋人笔法”的总称。米芾所说的“八面出锋”其实也是绞转。最后,前琪总结到,晋人写字用“绞转”,是“超低空飞行”,无笔画处其笔尖离纸面的距离仍然很近;而至唐人用“提按”,则笔尖离纸就远了。这就是晋唐笔法的分水岭。

□刘寿堂

新闻推荐

民办学校不得收取“赞助费” 安徽省制定相关办法,3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讯近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安徽省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