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为癌细胞试药 智慧医疗助力病人求诊问药
智能可穿戴产品。
晚期癌症患者可以在体外同时进行数种药物、治疗手段的实验,短期内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三甲医院医生通过医疗影像云平台可以给村镇、山区的疑难杂症病人在线诊断……智慧医疗正为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助力,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为癌细胞定制专属试验场
对于一个和时间赛跑的癌症病患而言,能在最短时间找到准确、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赢得这场生命之战的关键。专注于智慧医疗研究的合肥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让这些成为了现实——运用它们研制出的肿瘤精准用药检测技术,可以在通过将癌细胞在体外大规模培养,从而同时试验所有可行的药物及治疗手段,找到最适合当前病患的方法。
“在安徽曾有两位癌症复发的患者通过这一技术,检测出一种比较边缘的用药方案对肿瘤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后医生采取了这一方案后,两位患者的肿瘤都有明显的缩小。”据合肥中科普瑞昇相关负责人任涛介绍,这一技术既可以为研发新药的企业提供代替临床的测试,同时可以为中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用药方案。
目前,全国已有超70家三甲医院建立了肿瘤精准用药示范中心。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和医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费用平均在万元内。通过肿瘤原代细胞可再生关键技术,能够助力针对中国人高发癌症的新药创制和新技术手段的研发,并建设中国人自己的疾病大数据,推动“研究中国人的病”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生态的建设。
三甲医院在线问诊乡村病患
“只要乡村卫生院一键上传病人的CT影像、核磁共振影像,上级医院乃至三甲医院的医生就可以调取相关病患的信息、医学影像,并在线给出诊断和治疗影像。”为了解决乡村医疗有设备缺技术的医疗难题,安徽影联云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卫健委的主导和推动下,目前建设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机制最顺、应用最广”的省级影像云平台。
通过实现全省所有医院影像检查数据的互联互通,平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医改分级诊疗需求。攻克了信息安全与海量数据存储的难题后,截至目前,平台实现联网1300余家,建立会诊团队340多个,在线医生1900余名,实现远程会诊230余万例,数据存储总量达到2700余万例。
在社区享受全流程智能化就诊服务
患者坐在家中,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智慧医疗”模式,享受到医疗专家的远程诊疗服务,这已经不是电影中看到的场景了。
在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辖区居民可以像在大医院里看病一样,线上取号,根据叫号系统有序就诊,节约时间。这个中心的智慧医疗不仅仅是只有一个智能叫号,辖区居民人手一个电子健康卡,实现健康信息一码录入和诊间支付;智医助理辅诊系统,降低误诊、漏诊率,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远程诊疗,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让居民全流程享受智能化就诊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双岗中心分别与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医疗联合体”工作机制。2017年率先参与省医改《盘活优质护理资源 创新城市医联体工作》试点项目,三甲医院高年资护士长期派驻双岗中心工作。同时,每周都有重点科室的专家坐诊,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就医的目标,搭建了与上级医院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
40天超长待机的健康看护
除了对看病问诊的医疗工作有着高科技助力,智慧医疗还深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为健康人的衣食住行加成美好色彩。专注于智能可穿戴技术领域研发的华米科技,最新推出的智能手环不仅能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完成公交地铁扫码支付,还全新配备了7×24小时的健康管理中心。
几十种运动模式全面覆盖,心率、血氧、心电图等身体指标实时监测,科技进步让人在手腕上就能拥有私人看护师。而在其自主品牌AMAZFIT系列中,一款青春版手表可以超长待机,连续看护消费者40天。
疫情期间,医院里无接触挂号机获得一致好评。由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负折射平板透镜技术,通过应用光场重构原理,将发散的光线在空中重新汇聚,从而形成不需要介质承载的实像。结合交互控制技术,可实现人与空中实像的直接交互,避免实物接触造成交叉感染,在疫情防控期间立下汗马功劳。
目前,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显示、公共设施、信息安全、智慧家居、智能车载等领域。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皞乾 韩婷/文高博/摄
新闻推荐
91岁老党员夫妇 捐30万离休金 勉励安医大学子“不辜负党的期望、父母期待”
“青年人要有闯劲,希望你们不辜负党的期望、父母期待,努力学习。”5月26日上午,安徽医科大学离休党员浦海鸿和夫人黄景...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