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提档升级 办学条件实现从“有”到“优” 合肥经开区以昂扬姿态迈入教育新高地(二)

合肥日报 2021-04-28 05:25 大字

莲花小学校长与学生共进午餐

六安路小学翠微分校多功能图书馆

芙蓉小学率先为学生引进可穿戴式智慧设备

清华附中合肥学校开设游泳课程

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区中学部

崭新的教学楼巍然屹立,教室明亮宽敞,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合肥经开区,一所所现代化校园在鲜花绿树掩映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毋庸置疑,学校已然成为全区“最美建筑群”,这是合肥经开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结果,也是经开教育迈入合肥教育新高地的显著特征。

“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提档升级实现了从“有”到“优”的根本改观,学校硬件设施成为全市教育建设的标杆,基本达到长三角地区水平。

硬件升级打造品质教育新校园

“全年建设投入3个亿,完成了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南校区初中部等3所中小学建设项目,建成清合实验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全年投入设备采购经费5000多万元……”合肥经开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学校的决心,从2020年这份教育投入清单可见一斑。

“增量、提质齐头并进,‘上好学’正成为每个经开学子触手可及的现实。”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李应天凝练的话语,浓缩了全区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奋斗历程的初心和使命。“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区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教育投入比例增幅同比最大,累计投入约3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6所、公办幼儿园20所。

“想着孩子每天在设备齐全的美丽校园里尽情享受学习时光,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一位笑得合不拢嘴的妈妈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经开区最美的风景在学校”已成为老百姓的普遍共识,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越条件,还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学会欣赏美,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的。

据悉,合肥经开区率先出台合肥市首个区级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导则,即区建发局牵头编制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建设导则》和《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建设导则》,从制度层面对学校工程建设加以规范,在施工标准、室外景观、室内装修、智能化设计等多方面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全力打造绿色校园、安全校园、美丽校园,改善育人生态系统。

“自2017年全面启动‘美丽校园’创建活动以来,我们结合区域特点以及各学校办学特色,追求整体美与个性美和谐统一、校园环境外在美与品质内在美有机融合。”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道,全区学校基本建成“环境优美、品质良好、师生幸福、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美丽校园。

装备升级下好智慧教育先手棋

芙蓉小学作为安徽省首批“智慧校园”实验校,从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文化、智慧生活五个方面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该校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居省市前列。谈及校园信息化建设,芙蓉小学的教师们感慨良多,“这样一所管理智能化、学习个性化、校园生态化的现代化‘智慧校园’,改变着我们师生每天的校园生活。”

芙蓉小学的“智慧校园”建设,仅仅是合肥经开区加速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合肥经开区建设智慧学校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基建智能化建设投入1.8亿元,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投入1.3亿元),不仅实现了校园有线网、无线网、班班通更新换代、中小学多媒体报告厅、录播教室、智慧课堂等全覆盖,还结合学校特色与需求,建成一批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班牌、阅卷系统、无纸化视频会议室、创客实验室、机器人教室等。

目前,全区有3所安徽省智慧校园实验校、4所安徽省“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实验校、4所合肥市STEAM实验学校、4所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学校、2所经开区智慧学校示范校。

“我们十分强调应用驱动,‘十三五’期间,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能力、学生科技信息素养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教研室副主任陈浩高兴地说道,区里每年组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类竞赛十余项,竞赛获奖数位于合肥市前列。不仅如此,学生电脑制作、信息学、机器人项目竞赛获奖数逐年提升,省、市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申请立项达21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经开区坚持走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之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一个个体育教学的新成绩:立项的10项课题中有5项国家级,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的信息技术研究项目,乘上了国家顶级课题研究的航母;研发出版系列体育微课光盘,构建系列体育微课资源,成为全国首例;5件微课、4篇论文获全国大奖,6节课程全国展示,4节部级优课,一连串国字号荣誉,凸显了经开区体育信息技术应用的辉煌成就。

服务升级普及民生午餐放心班

一份午餐定价在12元左右,2荤2素1汤外加酸奶或水果,“放心班”则不收费用。自2017年秋季,合肥经开区实施“午餐服务工程”和“放心班工程”全覆盖以来,区内22所公办中小学的孩子能在学校吃上午餐,下午放学后能在学校上“放心班”。

“我们不仅解决了诸多上班族家长的烦恼,还连续四年为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午餐。”据合肥经开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至2020年,合肥经开区已补助1260人次,共拨款约277万元。同时,合肥经开区管委会每年投资1000多万元开展“放心班”工程。

多年来,合肥经开区广大教育工作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切实把教育这项重要民生工程办实办好。

为解决全区双职工家庭放学接送难问题,自2019年4月起,区内公办中小学全面启动了“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共开设课程713门,参与学生38137名,学生参与率达到82.31%。

秉承让课后服务课堂成为家长“安心”的服务阵地原则,合肥经开区不仅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出台了实施方案,还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学校工作组,确立了服务对象、服务时段和服务内容,追加了课后服务专项经费,明确学校是课后服务的安全责任单位,以此全面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三点半课后服务”分为“普惠托管”和“个性化课程”两种模式,家长和学生根据实际自愿参与。据了解,为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学习各类知识和技能,该区2020年已拨付课后服务专项资金431万元。如今,合肥经开区放学后的校园里,既有文学海洋的浩瀚星光、书法世界的缕缕墨香,又有科学实验的严谨缜密、绿茵操场的淋漓酣畅,更有歌唱舞蹈的精彩纷呈、器乐铮鸣的余音绕梁,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合肥经开区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全区上下“人人关心教育、多方支持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下,充分彰显教育的重要地位,助推经开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奋勇前进!·杨小龙 漆琼琼·

新闻推荐

齐聚科交会 共话长三角技术市场

星报讯4月27日下午,长三角技术市场论坛在安徽创新馆3号馆举行,论坛以“坚持‘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推进技术市场建设”...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