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古稀老人追讨20年前旧债 法官积极调解助其要回欠款

大江晚报 2021-04-07 00:49 大字

本报讯3月中旬的一天,天空中飘着绵绵春雨,一位老人推着雨布包裹的小车,艰难地走进三山人民法院的大门。这位老人年轻时曾经是上过省报的“农药推销大王”,拿下过多家农药厂在河南省、安徽省的代理权,而让人唏嘘的是,如今已逾古稀之年,却还在四处奔波讨要20年前的货款。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老人向法官讲述了20年前的一笔债务。这是一笔已经欠了近20年的9000余元货款,当年,老人将农药发货给被告,被告将农药放至过期也未能出售,并坚称当时口头约定过农药过期可以退货,并以此为理由拒绝支付剩余货款。开庭过程中双方均坚持己见、争锋相对。由于案件涉及的买卖行为已经过去近20年,事实难以还原,法官在庭审中进行了细致的发问调查,闭庭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

开完庭,老人一脸落寞地走出法庭,此时已经没有能够回到市区的公共汽车。法袍还未换下的承办法官加快脚步跑了出来,表示要帮老人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但老人拒绝了。长年被拖欠货款,老人晚年生活窘迫,生活也格外节俭,已经很多年没有坐过出租车了。

看着老人步履蹒跚地往外走,法官叫住了他,让老人先到法院一楼的调解室内坐下,给他倒了杯热水。随后,法官将被告叫到另一间调解室,对案件的事实和相关的法律规定重新进行细致的分析,经过几十分钟的释法明理,被告从一开始的抵触到慢慢接受法官调解,终于松口愿意支付款项一次性了结案件。

趁着被告筹钱的间歇,法官又和老人进行了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以11000元了结这桩20年的陈年旧案。当被告将钱转入老人账户时,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记者 顾娅

新闻推荐

这些经典戏曲唱段是这样来的

○戏曲改革工作会议提案(部分)○庐剧非遗传承人丁玉兰上世纪80年代剧照(资料图)□余育红陈明香马晶晶孔步新何芳...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