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告老还乡”助力乡村振兴
□汪昌莲
2021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探索农村土地性质及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新乡贤权益保障办法。比如,出台鼓励公职人员“告老还乡”“退职还乡”等制度,注重解决其回归后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以一定的物质精神保障吸引更多的贤达人士、成功之士到乡村成为乡贤,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3日《第一财经日报》)
过去,很多农村人都往城里跑,那是因为城市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农村慢慢地发展起来了,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些城市青壮年开始向农村寻找发展空间。特别是,很多城里人已经害怕了城里的高房价、高成本、交通堵塞等诸多问题,出现了许多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准备在农村颐养天年的趋向,被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如此语境下,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建议出台鼓励公职人员“告老还乡”“退职还乡”等制度,注重解决其回归后的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实际上是对“逆城市化”现象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众所周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区别之后,人口流动是双向的,既有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也有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尽管目前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远远比不上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但是,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特别是,根据有关规定,城市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和房产,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意愿,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换言之,不管是公职人员、知识分子“告老还乡”,还是普通市民“退职还乡”,均应得到政策支持。
实践表明,“逆城市化”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逆城市化”对城镇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农村来说,则是巨大的发展能量。可以说,“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农村发展速度就快。同时,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可以解决“大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可见,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农村,是促使乡村振兴的有效捷径,也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公职人员、知识分子等精英人士“告老还乡”,不仅可以提升农村整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乡风文明,弘扬和传承乡贤文化。
因此,鼓励“告老还乡”,须规范“逆城市化”。首先,地方政府应对“逆城市化”作出制度安排,使其有利于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既然“逆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城乡发展均利大于弊,既然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徒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是户籍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那么,地方政府就应当审时度势,加强对“逆城市化”的管理和规范,使其趋利避害,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公职人员、知识分子等精英人士,不仅要成为“逆城市化”的示范者,而且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新闻推荐
合肥将以规划引领 城市集中连片发展 拟出台市辖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记者从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保处了解到,近日,合肥市成立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专家委员会,第一批共有66名专家入库。据了...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