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优渥土壤” 科创“大咖”云集,谈创新,聊发展
合肥创新,为何能行?政产学研的密切合作是关键因素之一。当天大会上,众多来自科技领域的政、产、学、研专家学者齐聚,共同分享在肥“愉快创新”经历以及下一步创新计划。
【研究机构】
清华合肥院:二期建设已启动,力争建成世界一流公共安全科创基地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原始理论和前沿技术的重要来源地。在合肥,一大批“科研强兵”迅速成长并诞生众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清华合肥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校地双方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和科学的顶层设计。”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介绍,当前,清华合肥院将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与安徽省、合肥市的产业、政策优势结合起来,建设了国际领先的公共安全基础科研设施—巨灾科学中心,该中心包括亚洲最大、模拟灾害种类全球最多的多灾种耦合模拟实验装置。目前,清华合肥院还正在谋划建设城市安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合肥市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
袁宏永表示,在合肥,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了应用场,这使得公共安全产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和长久的生命力。“目前,合肥院已启动二期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国家安全文化博物馆、国家应急装备检验检测中心、国家事故调查中心等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构建全国城市安全云和消防安全云,力争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基地。”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也表示,接下来,合肥研究院将继续与合肥打造全球科创新枢纽的目标同频共振,为打造“院地合作”的合肥样板作出新的贡献。“2021年,合肥研究院将继续与合肥携手同行,为全面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作出更大贡献。”刘建国说。
【科创企业】
华米科技: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优渥土壤,“黄山2号”将在今年量产
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之花,才能加快产出社会经济效应。作为合肥本土科技型企业,华米全球创新中心的轮值总裁范美辉表示,创业以来,深深感到创新型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优渥的土壤。
“近年来,合肥市原始创新层出不穷,创新活动竞相迸发,特别是‘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都为包括华米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扎根合肥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和产业环境。”
范美辉介绍,2018年,华米科技率先推出智能穿戴领域全球首颗面向健康的人工智能芯片“黄山1号”,而运算效率更高、功耗更低的“黄山2号”也将在今年实现量产。与此同时,为构建合肥智能可穿戴产业生态,华米科技也正探索集群式创新模式,助力智能可穿戴上下游企业在合肥集聚发展。在合肥市的支持下,华米牵头组建了总规模11亿人民币的两只产业基金,先后投资了30余家智能可穿戴及物联网科技型企业,并有多家落地合肥。
“今后,华米科技将继续以合肥为创新基点,连接全球人才和创新资源,在合肥做出更好的产品和技术。”范美辉说。
【高新企业集聚区】
高新区: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国家高企5000家
作为合肥高新技术企业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倾力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等国家级产业品牌,并被科技部列入全国十家“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大会上,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宋道军介绍,尽管受疫情影响,但2020年高新区创新主体仍呈爆发增长态势,新增科技企业已过万家,总数已达4万家。其中,培育国家高企1500家。
“推动创新发展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宋道军表示,高新区一直把支持创新作为财政资金支出占比最大的板块予以保障,结合重点创新产业,制订了支持高端人才引进,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专项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让想创新、干创新的研发机构和企业有钱搞创新、有政策支持创新。“在高新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成立的风险投资公司直接瞄准大学、研究院所前沿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创新贷、青创基金等金融产品,为企业创新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宋道军表示,面向“十四五”,高新区将建好用好人工智能研究院、先进计算中心等大科学装置,打造原创产业集聚区;建好用好中科大高新校区,打造国际科教社区;加速卡脖子技术攻关,争取形成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形成“深科技”品牌。“高新区将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国家高企5000家、‘独角兽’企业2-3家、‘瞪羚’企业2000家,建设创新平台超100家,成为享誉国际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动力源。”宋道军说。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安徽944个 废弃矿山待修复 土地修复后盘活利用, 发展旅游产业等均可享受激励政策
本报讯近日,省自然资源厅正式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皖自然资规〔2021〕2号)(...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