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推动服务业化危为机 樊明怀 窦 瑾 陈 香

安徽日报 2020-03-17 07:15 大字

当前,服务业占安徽省经济比重超过5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40%以上,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服务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有必要科学预判综合影响、统筹谋划应对举措,推动服务业化危为机,早日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确保如期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疫情对服务业到底影响如何?从2003年的“非典”疫情对安徽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来看,疫情对服务业短期冲击较大,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回落明显,但这并未改变其中长期向好趋势,随着疫情结束,当年底安徽省服务业增速已超疫情前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时点、传染程度、持续时间与“非典”有较大不同。从行业影响来看,大范围的人员和交通管制措施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娱旅游短期造成剧烈冲击。全省春运期间旅客发送量同比下降六成,截至3月上旬多数餐饮企业尚未恢复堂食,外卖量不足正常营业额的10%。此类线下服务业,以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为主,当前面临营收骤减、成本刚性支出的严重挑战。这类经营主体实行弹性薪酬和计件工资的比例较高,特别需谨防大规模裁员和失业的风险。但是也要看到,与2003年相比,安徽省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抵御疫情冲击的韧性相对更强。其中,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流通行业占服务业比重由2003年的46.2%降至当前的32.7%,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持续壮大,线上零售、网络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普及,都能一定程度减轻疫情冲击。综合判断,疫情对安徽省服务业的冲击将集中于一季度,随着后期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和行业支持政策的加持,服务业将逐步走出困境。

此次疫情给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带来暂时困难,但也提供了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对此,要坚持稳定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短期纾困与长期育新相结合,坚定信心,精准施策,力争将疫情对服务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培育长期竞争新优势。

一要分业分阶段实施精准帮扶。针对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面临的信贷、用工成本、租金等难题,尽快把国家及省已出台的税收优惠、物业租金减免、水电气费延期、专项再贷款等惠企举措落实落细。针对重点企业和困难企业可实施“一对一”挂钩帮扶。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应在落实已有政策基础上,出台专门政策,做到分业施策、精准发力,重灾应重扶。考虑到疫情控制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且疫情结束后行业恢复也尚需时日,建议扶持政策有效期保持在半年甚至更长时期。加大疫情后政策储备力度,研究制定促进消费、促进旅游等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性政策措施,推动疫情结束后服务业恢复性增长。

二要充分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受疫情影响,部分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建议各地结合实际情况,鼓励“共享用工”、弹性休假,适时发放居民消费券。适应消费回补和升级型需求,尽快出台鼓励家用汽车消费支持政策,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汽车、汽车更新换代予以补贴。鼓励汽车分时租赁平台、网约车批量采购新能源汽车。适时提前举办文化惠民消费季,与沪苏浙联合推出长三角文化惠民卡、旅游一卡通,鼓励居民增加文化旅游消费频次。积极发展社区商业,支持采取团购、无店铺等方式销售,打造“互联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社区便民服务功能。

三要挖掘拓展消费新空间。政府和企业消费同样是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要进一步挖掘消费空间,特别是重视并发挥好政府采购的示范效应和杠杆作用。加快AR/VR、远程办公软件、云视频会议系统等远程办公终端消费品自主研发和应用推广,对率先运用商用5G终端消费品的企业予以一定补贴。督促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执行办公场所老旧办公电器到期报废和更新换代。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扩大采购产品目录,简化采购流程。继续推动招投标制度改革,探索试行“评定分离”,破除招投标中的隐形门槛。

四要加快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应用。产业供给的短期波动往往伴随新市场空间的出现,催生出新的服务与商业模式。以新经济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数字服务、在线服务、分享服务等新兴服务,着力培育安徽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品牌。针对出现的电影网络首映、新能源网销汽车、线上房地产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密切关注发展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创新现有监管模式,营造适宜发展的包容环境。健全和完善服务业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加速放宽无人机空域、自动驾驶等准入限制,推动新技术、新服务落地应用。

五要以信息技术补齐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短板。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未来社会治理和公共卫生安全提出的新挑战,必须充分发挥好新技术的作用。应以此为契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先进技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智慧城市和“城市大脑”规划设计,重点提升公共卫生健康、应急处置和市民服务等功能。着力打破部门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数据壁垒,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数据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基地)

新闻推荐

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若干意见” 22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讯(记者吴量亮)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助力中小微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的若干意见》,从加快复...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