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不坠凌云志 长缨缚苍龙 记金隆铜业的黄金发展之路

铜都晨刊 2019-12-26 10:34 大字

“铜冠”牌高纯金锭。

工人们在对生产出来的黄金进行最后的处理。

工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黄金生产的相关准备工作。

■ 本报记者 方盼亮

2018年,安徽省共生产成品黄金14吨,跻身全国排名前8的产金大省之列。其中,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成品黄金占全省黄金总产量的7成以上,这也是自2009年金隆铜业稀贵金属系统投产以来,连续第10年蝉联全省黄金产量第一的桂冠。

雄心不改缚苍龙

“稀贵金属系统的投产还得从一冶关停说起。”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梁海卫说道,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于2007年12月28日正式宣告关闭,退出历史舞台,铜陵有色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出发,在第一冶炼厂原址上投资新建了阳极泥、冶炼炉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成立了稀贵金属分公司,这也是安徽省“861”重点工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冶污染的问题,也是整合资源,把黄金生产作为又一个经济增长点长期发展的需要。

“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有着56年的辉煌历史,稀贵金属分公司作为接替企业,自然任重道远。”时任稀贵金属分公司副经理的梁海卫告诉记者,该公司建成之初的目标就是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贵金属生产企业。按照当时的设计,稀贵金属分公司将年处理阳极泥4000吨,年产黄金12吨,白银350吨,精硒140吨。其中,年产黄金量将占安徽省黄金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占全国黄金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

壮志在耳畔,雄心何处酬?为了尽快投入生产,达到设计指标,稀贵金属分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核心工艺和关键设备均从瑞典进口,主流程采用奥托昆普公司卡尔多炉火法工艺,引进国际领先世界最大的阳极泥处理设备卡尔多炉。

然而,在项目为期一年多的建设阶段,技术人员通过钻研设备图纸发现,瑞典提供的贵金属项目基础设计中,设备选型材质要求很高,都是当时世界上高、精、尖端材质,价格十分昂贵。如果照搬照抄外方设计方案,花费十分巨大。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该公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盲目推崇价格昂贵的国外设备,而是利用自身扎实的技术,立足企业实际工艺的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大胆使用国内产品替代更换国外设备,化为自有技术。

“比如浸出系统的关键设备压力釜,因为其属于间歇式加氧加压反应釜,当时国内并没有生产厂家,外方凭借技术垄断,仅此一个反应釜就开价600万元。”为节约外汇,冲破技术垄断,科技人员花了半年多时间潜心研究该反应釜的各项技术参数并反复推论比较,同时在全国多个厂家考察,最终在上海选择了一家制造商,制造费用仅180万元,不到外商报价的三分之一。而后,这台反应釜被顺利安装到项目现场,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一台间歇式加氧加压反应釜。除此之外,还有卡尔多炉烟气处理系统中的湿适式电收尘、烟道等多项国外设备,科技人员都在经过艰苦攻关,在国内找到替代产品,根据统计,仅在设备替代选择上,就节约了600多万元资金。

2009年1月28日,稀贵金属分公司贵金属项目工程投料试生产,2009年3月6日,每块15千克、品质达99.999%的6块银锭铸成;4月13日,品质超过国家一级标准,达到99.997%的首批80千克黄金产出,标志着该公司贵金属项目流程成功打通,也创造了同类工程项目投产最短工期的新纪录。

创新奋进续辉煌

首批合格的白银和黄金产品的产出极大地鼓舞了稀贵金属分公司上下的技术人员,生产热情高涨。而随着2012年金昌冶炼厂贵金属车间的并入,稀贵金属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都得到进一步提高,2013年阳极泥处理能力便已超过5000吨,生产的产品除了金银外,还有硒、铂、钯、碲等多种产品。

虽然成绩骄人,早已实现并突破了当初设计处理能力,但稀贵金属人却从来没有满足,创新奋进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技术人员发现卡尔多炉火法工艺存在着不能高强度持续冶炼、检修时间长、金银直收率低等诸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科研技术人员又进行了刻苦攻关,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出了“顶吹冶炼喷射洗涤提取金银等稀贵金属关键技术”,优化了顶吹炉炼金法炉料和渣型关键技术参数,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作业率,降低了金银硒损失率,实现了顶吹冶炼炉国产化替代进口卡尔多炉,此技术荣获安徽省2013年科技进步一等奖。而围绕铜阳极泥综合高效回收问题,又研发了“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实现了稀贵金属高效回收与微量元素精细分离。该成果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奥图泰公司在国际上的独家垄断,并实现技术的大幅跨越,运行成本更低,处理物料更多,金银直收率提高了4%,整体技术关键指标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8月,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整合,稀贵金属分公司与金隆铜业合并经营,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成为集铜、稀贵金属生产于一体的铜贵金属冶炼企业。如今,该公司已累计生产黄金百余吨,一跃成为安徽黄金企业的领头羊,其生产制造的“铜冠”牌高纯金锭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多次荣获安徽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国际市场,已然成为中国黄金企业中的“旗舰”。

本文配图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新闻推荐

让“退役”动力电池发挥“余热” ■ 吴量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近日,省有关部门专门召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