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民生工程同步奔小康一个都不掉队
(制图:杨育童) 图为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人员提供咨询 □黎小强文/摄
为精准帮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确保到2020年安徽城市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安徽将实施常态化帮扶机制,为建档在册的困难职工针对致困原因分别实施生活救助、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等政策。
2016年以来,市总工会实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程。2019年省、市政府首次将困难职工帮扶纳入民生工程后,市总工会按要求深入推进。
“工会小徐”成品牌
“一些困难职工的手机上存着‘工会小徐’,一拨,就能找到我们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徐华玲,‘工会小徐’成了帮扶品牌。”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邵琼介绍。
日前,记者走进该中心,但见徐华玲正在电脑前整理资料。不一会儿,一对老两口来了,徐华玲热情让座,并指导如何完善材料。
抽空,她告诉记者,自己2011年进入中心,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咨询、初审材料、走访核查、建档上报等。为了更好地做好帮扶工作,她周六、周日经常主动加班,积极掌握动态信息,据此提醒困难职工及时办理手续。今年9月,她在医保部门获悉灵活就业人员钱某支付了大额医药费,遂深入调查,得知其患尿毒症。随后徐华玲通知钱某报来材料。最终,钱某获医疗救助5700元、生活救助6000元。征求钱某对工会的意见时,他满心感激地说:“你们小徐这么好,我有什么意见?”
真诚服务故事多
邵琼说,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企业改制后,程某外出打工,后离婚再婚,家境窘迫。2017年,其女考上大学,中心工作人员入户核查。孰料程某认为是有人找茬,出言不逊。返回时,其女瘦弱的身影在工作人员眼前挥之不去。8月盛夏,工作人员下午复又登门。在中心真诚帮扶下,最终其女获助4000元,程某也被列入每年送温暖对象。
采访当日,记者随邵琼、徐华玲一行回访困难职工。在屯溪桑园小区,徐华玲熟门熟路登上4楼,敲开孙某家门。孙某离异多年,患脑垂体肿瘤,每月服药,原在小商店打工,手骨折后在家休息。其女患一级视力残疾,缺乏劳动能力。近几年,孙某一直得到帮扶,今年获生活救助6500元。孙某拿出一个小药瓶说:“这是进口的,一瓶125元,每月要两瓶,长期服用。”邵琼一边查看药瓶一边说,回头会帮其到医保部门问下。谈到交社保,孙某说这6500元帮了大忙。邵琼鼓励她,你明年就可办退休手续了,生活会逐步好起来。
在屯溪森工小区,王某笑着迎客,其患精神残疾的妻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家中井井有条。王某说,妻子原是厂里的劳模,遇车祸后就成了现在的样子,还患有心脏病、甲亢。他自己有皮肤病,一发作就浑身难受。女儿读大学,每月需一定生活费。今年,工会给他家安排了生活救助款6500元、金秋助学款5500元。回访结束,邵琼一行告辞。王某坚持送到楼下,目送客人离开。
精准救助有秘诀
一位位困难职工得到精准救助,得益于“全、准、严、实、新”五字工作法。
规章制度注重“全”。《黄山市工会在职困难职工帮扶救助“一站通”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全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提供制度保障。
建档立卡把握“准”。按“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和“应建尽建、应帮尽帮”要求,全面走访建档在册困难职工,及时更新入户调查表,保证“符合建档不落一人,不符标准不进一人”。
资金管理抓住“严”。严格遵循“先建档、后帮扶、实名制、打卡发放”帮扶救助原则,帮扶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建立信息发送平台,及时将帮扶救助情况告知申请人,并通过电话联系,确保困难职工“救助资金到、短信提醒到、电话通知到”。
帮扶效果体现“实”。2016年以来,市总工会及时提高救助标准。全市各级工会还组织专场招聘会70余次,为46000余人提供免费服务,成功介绍7700余人就业,组织26000余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900余人参加家政服务培训、600余人参加创业培训。
宣传形式突出“新”。全市各级工会结合进企业调研、入户走访调查等时机创新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宣传;利用短信平台向困难职工发送民生工程、就业援助招聘会等信息;利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开设“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专栏等。
下一步,全市各级工会将继续在“全、准、严、实、新”上下功夫,全力实施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年行动计划,努力完成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任务,实现全市困难职工2020年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3日下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国医大师李业甫集体拜师仪式,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校本部及其三所附属医院...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