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少年竟突发脑梗塞 “世界卒中日”听安医大一附院神经内科团队介绍脑梗预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脑梗塞年轻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不久前,怀远16岁的李华(化名)突然头晕、肢体麻木,被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出现偏瘫、昏迷,转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被确诊为脑梗塞。
经过安医大一附院神经内科杨卫民主任团队及时有效的手术救治,该少年不仅成功闯过了鬼门关,而且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如今虽然还有轻度残疾,但已经恢复自主生活能力。正值第14个“世界卒中日”之际,这个起死回生的病例,也为我们揭开了卒中这一疾病以及神经内科背后更多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和艰辛。
连续熬夜48小时
竟差点成为植物人
杨卫民,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秘书;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卒中急诊学组委员;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诊治,年介入手术1000余台,在脑血管病诊断及介入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
即使经验丰富,在脑梗少年的治疗中,过程也是“惊心动魄”。经过了解,这个少年有熬夜上网的不良习惯,发病前他已在网吧里连续上网48小时。“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昏迷了,当时磁共振做完病灶出来我们很沮丧,后脑小脑脑干都有嫌疑。这种严重的病变死亡率较高,即使有幸活下来也可能成为植物人。”杨卫民及时给李华做了手术,惊喜的是,一个月以后,该少年已经可以站起来走路了。
“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一些长期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但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中青年群体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杨卫民介绍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抽烟、酗酒、熬夜、焦虑、缺乏锻炼,都是容易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每6秒就有1个人因此死亡
远离卒中重在预防
何为卒中?据介绍,卒中称法很多,又被叫做急性脑血管病。表现上首先是急性的、突发性的疾病,主要症状有偏瘫、语言功能的障碍,或者突然不能说话了、突然出现肢体麻木了等等。具体分为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和缺血性卒中即脑梗塞。
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等相关资料显示,脑卒中居中国死亡原因第一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大概统计了一个数据,每6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脑卒中,每6秒就有一个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这个形式还是非常严峻的。”杨卫民主任告诉记者,安徽省也是卒中的高发省,每10万人当中就有160多人因为脑卒中而致残,皖北地区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皖中和皖南。
脑卒中其实是可预防性的疾病。怎样远离卒中呢?答案是:从健康生活开始。杨卫民主任介绍,预防卒中要从“四大基石”做起: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定时就医。
众所周知,急性期脑梗塞的治疗,是有强烈的时间依赖性的,对病人的救治更是一场场“生死时速”。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底,合肥市“卒中急救地图”发布,包括安医大一附院在内的合肥市区内15家医院入选“地图”,患者可以通过该地图了解本地区“一小时黄金救治圈”内有急性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希望造福更多患者
他是坚守在介入一线的“铅衣人”
不少熟悉杨卫民的同事和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杨主任太忙了!但又都有一种感觉——他是真的乐在其中。1999年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杨卫民,算到今年已经从医整整20个年头了。硕士毕业后留在安医大一附院的他,从2009年开始毅然决定从事介入诊疗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年。
介入诊疗需要直接接触X线,一件35斤重的铅衣,是介入手术时保护医生的标准配置,一般人穿上它,连走路都很吃力,但杨卫民主任常常是在手术台前一站就是一天。但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站在台上,经常手术下来的时候里面的衣服都湿透了。“所以我们叫‘铅衣人’,时间长了背部和颈椎都有点问题。”杨卫民笑言。
被问及多年来坚守在临床一线的初心,他深情坚定地说道,“医生是以治病救人作为第一宗旨的,这些年来从学习到技术的上升、稳定、突破,中间的酸甜苦辣也很多。但每当看到昏迷、偏瘫的病人经过治疗后能够走路出院,这种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其他任何都代替不了的,这也是让我多年坚持下来的原因。”
谈到心爱的神经内科,杨卫民有着无限的感慨:“神经内科的范围非常广,我们脑血管病只不过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对于很多准备步入或者已经步入神经内科的年轻人,杨主任也送上了自己的寄语:“临床的工作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作为‘铅衣人’也希望你们能尽己所能造福更多患者。”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唐萌/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魏娟记者马文青刘鸯三个老乡聚会饮酒,其中一人酒后驾车导致交通事故,事故责任人不仅担负了刑事责任,还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