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创造粮食高产“安徽模式” 安农大教授胡承霖90岁高龄为农民增收依旧奔波

安徽商报 2019-07-24 00:42 大字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今年90岁高龄的胡承霖,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他跑遍了主产小麦的3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2005年发起小麦高产攻关行动,创造了粮食高产“安徽模式”,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如今,安徽省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正在深入实施,90岁高龄的胡承霖依旧奔波在江淮大地,为了小麦高产、农民增收继续奋斗。

2005年4月,面对安徽省小麦单产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有着多年科研和实践经验的胡承霖给省政府“上书”,提出通过实施增产计划,实现全省粮食5年增产50亿斤的目标。省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一场农业生产大会战在安徽省9个小麦主产市拉开序幕。2006年,安徽小麦总产达193.4亿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双超历史最高纪录。2007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40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胡承霖等的精心指导下,经过8年努力,安徽省小麦单产提高了97.4公斤,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单产和总产增幅全国领先,小麦总产增量占安徽省三大粮食增量的80%以上,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

新闻推荐

免费旅游体检乘车…… 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安徽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 优秀志愿者或享多项激励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武鹏)7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安徽省志愿服务条例(草案)》。根据《条例(草...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