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19处错别字 已改正13处

安徽商报 2019-07-24 00:52 大字

[回顾]

今年1月16日、17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在省城颍上路、颍河路走访发现,两条路上有31家店铺的招牌里含有“颍”字,其中有19家都将“颍”错写成“颖”。例如,在颍上路(北一环至北二环段),17家商户中有12家的店招有上述错误。而在颍河路上,不少商户的店招上也用错了“颍”字。记者留意到,整条颍河路共有14家商户店招中有“颍河路店”字样,其中7家把“颍”字错写成“颖”。对此,合肥教育界人士称,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社会学家指出,规范使用汉字是尊重民族文化,政府部门应该规范和管理商户广告滥用错别字、成语、篡改成语等现象。

[再访]

近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再次探访颍上路、颍河路,发现之前的19处“错别字”,已有13处完全更正。据悉,此前,合肥市相关部门根据中央多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文件,对部分错别字进行改正。但还有6处招牌中,“颍”字被错误地写成了“颖”。

目前,记者已将部分商户店招上的“重”字乱象向辖区城管部门反映。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市民发现的商户不规范用语用字,城管部门核实后,将与文化部门督促发布单位尽快纠错改正。实习生 王怡静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陶伟

新闻推荐

平均每秒跳6.33次:乡村少年如何靠一根绳子跳进世界杯

3分钟跳绳1141次,平均1秒跳6.33次,7月初,挪威举办的跳绳世界杯上,光速少年岑小林在3分钟单摇跳绳项目中夺冠。而他所在的花都...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