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出席王蒙的沙龙活动时说,茅盾奖评选非常公正 拿一次,这辈子创作就没白干
本报讯茅盾文学奖评委、文学评论家、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胡平先生作为嘉宾出席了王蒙先生的茅奖沙龙活动,接受采访时,他对茅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茅奖的评奖,从第八届开始实名制投票,评委每一轮的票投给谁都会公布,投了谁没投谁,都明明白白。为什么要这么搞?因为一定要把这个奖搞得公正,搞得有社会影响力。”胡平感慨,当时在报纸上一轮一轮地公布投票情况,就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这个作品上来,一会儿那个作品上来,社会影响力很大。
胡平说,“评奖还实行了大评委制。过去一般是二十几个评委,后来感到还不够,最后搞了六十二、三个评委。其中一半由中国作协聘请,另一半由各地的作协团体单位推荐。这60多个评委的阵营,如果有个别的参评者希望通过认识某些评委来提高自己作品的入选率,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胡平直言,过去的评奖过程可能有些瑕疵,但从第八届起,这些瑕疵消灭得差不多了。“整个文学界对评奖结果反映都很好。”胡平告诉记者,外国这类评选的评委往往是终身制,还给相当的待遇,就是保证评委在评奖当中主持公道,“但是中国的评委不是终身制的。所以到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时,社会风气已相对比较澄清,就不再搞实名制。第九届茅盾文学奖以及后来的鲁迅文学奖,因为我参与其中,我知道还是很公正的。”
“既然比较公正,就能获得一定的公信力,获奖作品就能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卖得也比较好,这是很正常的。在中国,现在不光是作家们看重长篇小说,中央也非常看重长篇小说,把长篇小说作为文学创作的重镇,一定要拿出好作品来。所以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中国最好的作家,写了多年的作家,几乎都有长篇。”胡平表示。
现在中国一年的长篇小说大概上万部,四年一评的茅奖,就要面临四万部长篇小说,“最后评出来只有五部,所以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们看到有些茅奖获奖作家,他的心态和一般作家不大一样,他比较从容、比较平稳。今天这么繁荣的情况下,想第二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相当不容易,一般作家也不抱这个希望。但是你拿了一次,应该说这辈子的创作就没白干。但是也要尽量使作品的得奖和文学史评价结合起来。茅奖和鲁奖这样搞下去,我觉得功德无量。”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楠楠
新闻推荐
安徽省百余个高速收费站可免费安装ETC 安徽省全面铺开ETC推广使用工作
晨报讯近日,安徽省在合肥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合徐高速、六武高速等路段,选取114个使用现金交费流量较大的收费站,设立...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