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可欺,劳动不可轻
作家笔下的2019高考作文
编者按:2019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网上有关高考的话题依然沸沸扬扬,虽然有网友评论今年的数学难度创造了吉尼斯纪录,但高考作文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今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写一篇提倡劳动的演讲稿”,亳州市几位作家第一时间试水高考作文,一起来看看高考作文是怎么写的。
少年不可欺,劳动不可轻
◎常河
亲爱的同学们:
感谢有关部门组织的“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让我能有机会和同学们谈一下劳动的意义。你们学校叫“复兴中学”,还有什么能比民族复兴更让中国人更加期盼呢?
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劳动永远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动力”。
我的一生有过两次迷茫:第一次,40年前,我成为一名工人,想着一辈子要和满是油污的机器打交道,我对人生充满了怀疑。我的师傅用精湛的技术和勤恳的劳动拉直了我心中的问号,让我明白:不论在什么岗位上,只要勤奋地劳动,谁的双手都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当看到我们制造出的机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的一块基石,除了自豪,我心中更多的是对身份认同的欣慰。因为我知道,无论到什么时候,劳动都是创造财富的不竭源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小到一家一室,大到一国一族,劳动停滞,社会进步的步伐也会停止。在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我们用劳动创造了多少“巧夺天工”的作品,比如故宫,比如马踏飞燕,这些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建筑、科技产品,无一不是大国工匠的传世之作。
所以,与其说“大国工匠”这个称号是给予我个人的荣誉,不如说是给所有劳动者最好的褒奖。
第二次迷茫来源于和儿子的交流。他应该是和你们一样的年龄,是伴随着互联网和高科技成长的一代。他说:“科技进步这么快,你还在用手和人工智能较量,出力不讨好。”是的,我一度也对自己的坚守产生了动摇。
但我知道,人类的劳动分为创造性劳动、智力性劳动和体力性劳动三大类,这不仅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共同需求。再进一步说,只有这三类劳动密切协作,才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给人工智能插上飞升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普通的手工工人,都是伟大的劳动者。如果说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是一幅让人憧憬无限的蓝图,那么,工匠精神才是把蓝图变成现实、变成实物的那“一双手”。
也许有的学生会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那么,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劳动具有不同的内容。作为学生,你们的学习就是劳动。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劳动耗时费力,那么,你荒废的不仅是学业,更是宝贵的青春。
也许有的孩子说:“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这又回到了那句古人的教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果一个家庭没有最初的劳动,哪来的财富积累?没有财富,面对再炫目的科技产品,只能望洋兴叹。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结网”作为劳动的一种形式,从来不低人一等。相反,把人生的“网”编织好了,才有可能在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中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说,“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这不该是你们该有的态度,如果“抬头看月亮”是梦想,捡起“六便士”是劳动,是你们当下的学习,你们应该拿出的态度是既挣到这个“六便士”,又要不迷失天上的月亮。
因为,所有的美好,都是劳动出来的。
过去的能工巧匠,是一锤子一斧头拼出来的。今天的科技工作者,是靠攻克一个个难题滋养出来的。在不同的社会分工区域,在不同的时代,劳动散发的是同样的光辉。你们是“复兴中学”的学生,复兴,就应该从你们当下最平凡的劳动开始。
少年不可欺,你们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中共党员,原安徽省蚌埠汽车配件公司离休干部王珂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6月8日凌晨3时逝世,享年88岁。王珂,...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