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人生无处不逢考

绵阳日报 2019-04-02 07:30 大字

富乐南校区,青春梦工厂

别具一格的“大中国·小院子”文化

富乐中学南校区校园一角

学校院子图

军事秋令营军事秋令营

人生,就是江湖,时时波涛汹涌,时时平静如初,时时暗流涌动,劈波斩浪也罢,随波逐流也罢,你处于什么位置,你站在什么高度,其实,犹如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考试,我们总在赶考的路上,时间的巨浪总把我们推进不同考场,升学考,入门考,晋升考,心理考,品德考,法纪考……不管你在不在意,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像我们的影子,人生无处不逢考,人生无时不逢考。

□李术义文/图

考是文明的进化

混沌野蛮时代,武力是有效获取成果的手段;文明社会的初期,“禅让”让人类更和谐;但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竞争的激烈,人们更加注重秩序和规制,于是便有了反映统治阶级意志、服务权贵阶层的思想和道德礼仪;隋唐时代开创了“科举制度”,用考试的方式分配社会资源,激励人才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激活了人们内心“压抑已久”的能动因子。今天,当我们还在厌倦考试,甚至抵制考试的时候,大家不要忘了,正是因为考试制度的实行,才会有那么多流芳史册的千古名篇和杰出人才,唐朝才会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度。考试制度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也被很多专家称为影响世界的“第五大发明”。

考是获取公平正义的途径

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了,“遛一遛”这是驴和马的考试;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金子在何时何处发光,这是需要条件的,这是对金子的考验;大力士是比赛出来的,酒量是喝出来的,胆子是壮出来的,名次是考出来的,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仿佛无处不逢考。古代“学而优则仕”,一考定终身,虽然“老于场屋”、“屡试不售”的落第者要占绝大多数,而最终能如愿以偿、白头登科的也代不乏人。中唐的尹枢、尹极兄弟都是年逾古稀才考中状元的,晚唐时曾录取过一科“五老榜”,其中五位考生的年龄都在70岁以上。而北宋梁灏82岁中状元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尽管考试是一场残酷的竞争,但在贵权当道的封建社会,它又为平民阶层打开了一扇通往公

平的窗户。在当今,在中国,在世界各地,已经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但只要有选拔只要有竞争,就少不了一场场“考试”,虽然我们不断地在诟病考试场中的种种乱象,虽然我们经过了无数代人的考试变革,虽然我们指责了无数年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时至今天,依然未能产生一个考试的替代品,相反,“考试”愈演愈盛,就像我们生活里的油盐酱醋,考试是无法拒绝的,因为这是我们获取公平的最有效的方式,接受考试,善待考试,应对考试,是我们地球人的一门必修课。

升学、就业、竞职需要考试,这是实力的较量,为人处事,修身厉行,适应环境,遵纪守法,清正廉洁,何尝不是考试,这是道德水准的评判,这是心理素质的测试,这是公共能力的反映,这是诚信规矩意识的检验。考的不仅是能力和水平,更是良心道义,是我们的自律和反思。

“考”的功效很多。评判优劣:把好的东西甄选出来;检测效果:通过考试,看我们达到了什么层次和水准,是否与预设的目标相符;道德俢为:让高尚的人成为社会和时代的楷模;选拔任用:通过德能勤绩等综合因素的考核,把胜任的人安排在特设的岗位;获取资质:让专业的人从事本岗位的职务;入职晋升:是我们从事工作的入门砖和职业晋升的保障;是非得失:特别是面对道德伦理和法纪规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一场场考量;抉择取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向左向右,还是勇往直前,在现实的利益和功名利禄面前是取是舍,何尝不是“考”,有时候“一步走错,全场皆输”;匡扶正义:当我们面对邪恶和不公,是以恶制恶,是听天由命,是怨声载道,人生的阅历,内心的坚强,自身的实力,品质的正向都有利

于我们面对人生中一场场险恶的交锋,化凶为吉,最终邪不压正。

人生就是一场考

母亲十月怀胎,决定了你以什么样的性别以什么样的身体以什么样的家庭背景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人一生中无法自己做出选择的第一场“考试”,接下来的学步、入学、升学、入职、晋升、婚姻,以及与人相处、融于环境、获取功名、遵规守纪、守信尽孝如此等等都在“赶考”的路上。人生无处不逢考,人生无时不逢考。逢考、迎考、应考、赶考、续考,构成了我们人生考场的行走路线图。

逢考:人生的一种常态。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次考试,就是一次次超越,今天考了明天考,此处考了彼处考,卷考、心考、法考、纪考、德考,考不及格还要考。

迎考:人生的一种态度。人生何处不逢考,无法抗拒无法回避,面对是最好的答案,就像我们每天都在吃饭,没有选择,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怎样才能吃上一顿饱饭或让每一餐味道更加鲜美。

赶考:人生的一种状态。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奋斗,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守望,因为人生的每一次考试我们都不会缺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总在赶考的路上。

应考:人生的一种智慧。我们付出多少,努力的程度,方法与技巧,心态与运气,以及遭遇的对手都是决定考试结果的关键因素,田忌赛马是方法论,居里夫人反复试验最终取得科学成果是坚持论,孟母三迁是环境论,李自成进京是骄枉论,温水煮青蛙是累积论,伤仲永是天资后资论……应考是努力过后的效能检测,是奋斗奔跑的速度

测试,是心智情理的调控反馈,是法纪伦德的博弈得失,是公平正义的取舍标准。

续考:人生的一种境界。面对考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们总是说,风雨之后见彩虹,但见了彩虹遇风雨,在人生的考场上没有谁是常胜将军,只有坚定地迎考,努力地应考,赶考路上不缺席,才能逢考不乱,愈挫弥坚。雏鸟总是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飞、摔倒才能成就翱翔的本领。我们不经历人生中小考小试,怎么才能通过生活中大考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被迷失方向,这需要积累和智慧,这需要经历无数次大考小考,翻了一座又一座大山,趟过一条又一条河流,才有可能“一览众山小”、“豁然开朗”、“只识庐山真面目”。当我们通过了人生中一次次考试,逢考如开渠,春风得意,那就达到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马到成功”。

有的人认为中国人今天富裕了,素质教育应该取代应试教育,有的人认为今天孩子们的脆弱自卑和无助的根源是应试教育,有的人看到年年诺贝尔奖与中国无缘,归因是应试教育抹杀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甚至孩子们的跳楼自杀、社会道德的裂变失范都与应试教育脱不了“干系”。这些人理解的应试教育的核心要素是“考试”,他们反对应试教育实际上就是拒绝“考试”,这种呼声曾经也唤醒了很多教育人在摆脱应试教育的思考中做出很多尝试,包括前些年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规避在学校进行考试。十年前,南京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素质教育尝试,最终没有被老百姓认同,相反,处于河北省偏远的衡水市衡水中学却因坚持“应试教育”一夜走红,同样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高考补习大军”也成为广为流传的教育佳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走错了?考试这个指挥棒还要不要?“自由”的学习和“无考”的时代是不是我们最终选择的路径和教育愿景?人生何处不逢考?谁人不是赶考人?作为教育的思索者和实践人,我只能说,逢考应考,赶考永远在路上,成就人生首先学会考试。(作者系游仙区富乐中学南校区、小枧中学校长)

新闻推荐

全国二青会女子自由跤安徽队全员晋级

本报讯日前,2019年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国际式摔跤项目(女子)自由式摔跤预赛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安徽省15名女子自由跤...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