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青少年触网用网不可避免,如何在满足孩子们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正常需要的同时,远离不良信息影响避免过度沉迷?出席全国两会的安徽省代表委员展开讨论 给孩子
网络很精彩
分级不可缺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APP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手机APP里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有很大影响,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未成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冲击,亟待关注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孔涛表示。
孔涛指出,当前,部分手机APP可直接下载注册,没有对成年用户和未成年用户进行区别对待。即便是显示有注册年龄门槛的部分手机APP,在实际注册中并没有限制,填写手机号就可顺利使用,认证形同虚设。部分手机APP的隐私规定对未成年人信息保护只字未提,培训机构通过学习类APP倒卖中小学生信息的案件屡见不鲜。更有部分APP走低俗路线,给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对手机APP的注册使用,要按年龄分级限制。”孔涛表示,下载APP应按年龄和拍照头像严格认证,并加强对APP开发企业的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鼓励APP平台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推出更多特殊设计,为小网民打造绿色上网空间。
网游防沉迷
立规明界限
“遏制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规范网络游戏开发和管控,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期盼。”全国人大代表吴梅芳建议,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推动法规早日颁布实施。
“未成年人自主选择性差,自我控制力弱,自我判断力不强,在网络场景化信息传播面前更是难以自拔。”吴梅芳表示,要加强针对未成年人游戏的审核,严格落实手游实名认证。对于未成年玩家,游戏中不得提供诸如购买钻石、等级、装备的引导和诱导提示页面,不得在游戏中向未成年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消费服务等。
吴梅芳认为,国外一些做法值得参考。比如,可根据国内现状,在立法中有针对性地规定实施游戏分级制度,由相关部门制定网络游戏分级标准,清晰界定各类游戏与玩家的年龄段,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进一步扩大。
监管需尽责
各方齐用力
“2018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人,青少年占有较大比重。”全国政协委员郑永飞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是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郑永飞表示,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沉迷游戏就会过度消耗精力、耽误学业,进而导致精神萎靡,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些游戏甚至成为了毒害青少年成长的“精神鸦片”。
郑永飞建议,在监管层面,对价值导向严重偏差、含有暴力色情等法律法规禁止内容的,坚决予以查处。还需要有关部门牵头,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将有效的防控手段推广成为全行业技术规范,让行业内的游戏企业执行相同标准的防控措施和力度。在教育层面,要完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要对老师、家长加强网络素养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指导能力。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正在巡查生态循环水养殖区。记者陈洁摄□记者赵丹丹张学桥长江渔歌的渔业养殖,颠覆了记者原先对水产养殖的印象...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