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布局进行招商引资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
走进郑蒲港新区,你会发现,这里时时迸发着火热的创业激情,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汇聚成一股奔腾不息的磅礴力量,昭示着新区跨越赶超的后劲更足、活力更强。
成立七年来,新区充分发挥口岸开放、政产学研、对外合作三大平台优势,围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引进优质项目,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相继兴建或竣工,为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希望。同时,新区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落实,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新区将继续围绕既定发展方针和产业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对外开放新高地、城乡融合新样板,为全市开创“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建设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文/柴胜松吴琼
1 依托平台优势
强化开放联动七年来,新区积极发挥优势,以价值链、产业链为主导,着力通过打造三大平台来助推招商工作。
打造对外开放平台,促进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围绕郑蒲港的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发挥“一区一港多口岸”叠加优势。与深圳优合集团合作,以新区为核心,打造区域性肉类生产、加工、贸易和中转集散分拨中心,加速构建“口岸+产业+市场”为一体的口岸经济区,打造外向型临港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物流进出口基地;粮食口岸获批筹建,与北大荒集团合作,打造华东地区粮食仓储物流加工基地,一期年运量50万吨;与马钢公司合作,建设年产100万吨钢材深加工配送基地。目前,综合保税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进口指定口岸3个“国字号”平台效应越来越显现。
打造产学研平台,促进产业中高端发展。新区先后引进了南京大学、中科院纳米所、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在新区设立产业研究院、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与南京大学合作建立南大高新技术研究院,建成国家863计划新材料MO源研发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进驻MO源、高K新材料、OLED材料研发等5个项目团队,引进总投资6亿美金的瑞声科技项目即将投产。
打造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全市国际合作主战场。从2016年起,新区谋划和推进中欧产业园合作建设,坚持“构建管道、建立平台”,以重点项目带动,拓宽对欧合作通道。与荷兰合作,引进熙可集团,建设荷兰食品产业园,引进荷兰生鲜产品,在新区加工生产;引进荷兰CORPUS人体博物馆项目,已于2018年10月31日正式签约落户,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6月投入运营;引进绿园公司、番茄世界等荷兰优质食品企业,加快建设中荷食品产业园,积极申报安徽省首批国际合作产业园。
今年,新区将深入挖掘综合保税区、对外开放口岸和港口的潜力,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港口物流等产业开展专题招商,构建“口岸+产业+市场”一体化经济区。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深入研究半导体龙头大企业,有重点地梳理项目线索,做细招商方案,精准发力,打造配套企业的集聚区。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与欧盟国家、跨国企业、台商协会的联系交往,促进欧资、台资企业在新区集聚发展。
2
推进产业集聚促进高端发展
七年来,新区以产业集聚带动高端发展,形成三大主导产业。
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在深入研究电子信息,特别是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基础上,坚持与南京、合肥错位发展,承接相关配套产业,合作成立供应链金融平台,细分产业方向,承接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以及半导体关键零部件领域制造产业,已经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集聚区,在未来三年内将打造百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已有帝显电子、创久科技、量子云、龙芯微4家电子信息企业正式投产;瑞声科技、三优LED封测、创研晶鼎、亲旺SMT项目等4家企业正进行厂房装修、设备调试等工作,将陆续投产;微晶光电QLED新材料、高端半导体流体管件等3个项目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建设;综合保税区首个项目——低功耗无线连接芯片研发设计及封测项目已于今年1月24日正式签约,目前已经开始装修施工。
做大绿色食品产业。北冰洋项目已经正式投产,累计纳税超1亿元,与北京首农合作的二期项目正在洽谈;引进的深圳优合项目,2018年完成进出口额3.5亿美元,缴税748万元;迈涛全出口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已经投产,目前产销两旺,正在对接比利时高端肉类加工项目;粮食指定口岸招商取得重大突破,与北大荒集团合作的50万吨粮食加工储运项目顺利签约,已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做优装备制造产业。上海紫江集团先后投资的紫江彩印、紫泉标签、紫江喷铝3个项目已经投产,紫江二期扩能项目已经签约,苏大维格、紫华彩印等项目即将落户。
今年,新区将紧盯在谈项目,早日实现项目落地;紧盯项目线索,安排专人定期跟踪对接;充分发挥招商代理作用,力争在北京、深圳等地招商工作有起色,收集一批项目线索。同时将围绕新区发展定位,精研各地招商政策,做到知己知彼,为我所用;研究产业地图,对应产业布局摸排招商线索,甄别符合新区规划产业中的潜在企业有的放矢,提高招商效率。
3
聚焦产业配套创新招商模式
七年来,新区将把提高园区配套水平、打造现代化新城与提高企业服务水平、深化招商模式创新相结合,提升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坚持功能引领,完善新区功能配套。实行产业与城市、宜业与宜居同步推进,围绕营造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科研环境和休闲娱乐环境,引入市妇联幼儿园郑蒲港分园、安徽师范大学附属郑蒲港学校、马鞍山二中郑蒲港校区、皖江工学院郑蒲港校区、淮航技工学校,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再到大学本科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建设了启迪乔波冰雪世界、中影国际影城、置信假期四星酒店、“盒小马”超市、免税商品直营店等一批项目,配套了“医食住行、文教购娱”等城市功能,现代临港新城初具雏形,提高了人居生活品质,快速集聚了人气。
探索全新模式,畅通企业金融渠道。深化与深圳供应链公司合作,探索以供应链金融带动外向型企业集聚。2018年3月份成立供应链金融公司,实现对外向型企业全口径跟踪服务、市场化运作,并以此为平台,分块对肉类、半导体、汽车等行业精准招商。
今年,新区将围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各方面的保障,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以机制的创新带来全新的招商局面,打通高速发展的通道;制定鼓励重点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项政策和实施方案,以供应链进入方式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建立全员招商制度,鼓励新区各部门人员积极提供招商引资项目线索,树立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招商态势。
4
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
去年以来,新区先后获批全省法定机构改革试点、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多评合一”改革试点,并积极推进各项改革试点落实,加快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区持续减少审批事项,在全省率先试点改革“先照后证”,梳理“先照后证”登记事项134项。同步实行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多证合一”,推行“申报承诺”+“负面清单”管理的简化登记住所手续,2018年以来办理简易注销79户,办理企业名称自助申报150件,基本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数据共享”。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从去年7月份平台开始使用至去年12月底郑蒲港新区市平台累计办件19443件,其中网上办件7321件,网上申报率37.65%,居全市第二。
新区将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激发创业创新活力。线下设立“一窗式”服务窗口,注册登记实现“只进一扇门、只到一个窗口、只交一次材料”。制定企业开办全景式指引,增加材料获取途径,设立咨询专窗,在各登记窗口摆放台牌,公布咨询电话及网上办事网址。依托“全程电子化系统”平台,实现审批“零见面”,企业开办时间提速为3天,工商登记环节实现当天办结。同时,新区还积极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做好政策“宣讲员”、问题“收集员”、企业“服务员”,通过加大培训和人才招引力度、推广“园区+企业+学校”的多元主体合作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等,为企业提供用工、融资等全方位的服务,受到了企业好评。
新区将长期秉持优质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全程为企业为项目服务。
新闻推荐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到小学入学截止年龄,常常会引起一些争议。8月31日前出生且年满6周岁在以前几乎是小学入学要...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