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珠城 女大学生毕业后已在上海就业
如今,杨海松在上海市一家教育机构做课程顾问。(受访者供图)
2018年6月27日5版截图。
回放
今年暑假,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杨海松依然没能回家。尽管只有21岁,她却是家里实打实的“顶梁柱”。这些年来,供养弟弟妹妹读书的重任压得她一刻不得松懈,她抓紧一切时间打工挣钱,也希望爷爷奶奶能过得稍微轻松些。
六年前,杨海松的父亲突发脑出血昏倒,经抢救虽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从此瘫痪在床。母亲失望之下离家出走,音讯全无。一夜之间,杨海松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那一年,这个小姑娘只有15岁。
杨海松来自亳州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以前家里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生计,父亲出事后经济更加窘迫。进入大学,杨海松同时申请了校内两个勤工俭学的岗位,从周一忙到周五,周末还要去光彩大市场打工,寒暑假就在一些小工厂做点短工,一分一分攒下自己和弟弟妹妹的学费、生活费。在她的人生字典里,从来没有“休息”一词。
虽历经磨难,杨海松从不放弃。三年来,她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学院特等奖学金等。2017年,她还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是职业类高校学生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2018年6月27日,本报以《“命运越是不公平,越不能屈服”》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追踪
2018年7月,杨海松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满怀憧憬来到上海。由于大学时期表现突出,尤其是手握全国高职技能大赛一等奖的荣誉证书,让她在求职市场上占据优势,很快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正当杨海松打算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一通来自老家的电话彻底打乱了她的计划。两个多月前,一向身体还算硬朗的爷爷突发心梗,实习期还没有结束的杨海松只得辞了工作,回家侍奉老人。然而,老人在病床上捱了一多月,终还是撒手人寰。处理完爷爷的后事,杨海松再次回到上海,经过半个多月的奔走求职,最后在位于浦东的一家教育机构里做起了课程顾问。
“趁着奶奶还能照顾我爸,赶紧多挣点钱。未来怎么样,我现在根本不敢想。”杨海松说,经此变故,奶奶的健康状况愈发不稳定,老年痴呆越来越严重,很多事情都做不了,“虽说忘东忘西,但至少她还能做饭。等到她不能做了,我肯定会回去。”
谈到在上海的生活,这个21岁的姑娘语气顿时轻松起来。她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每个月底薪5000元,除去房租,一个月还能剩下4000元。显然,她对于这份收入比较满意。“如果是在老家,同样的工作,收入一般只有两三千元。大城市收入高,平台好,见识得更多,也更锻炼人。”她骄傲地告诉记者,除去必要花销,自己每个月还能攒下两三千元,“大妹刚上大学,小弟明年上高中,都是用钱的地方。我大学就是靠打工过来的,知道打工的辛苦,所以希望他们能轻松些,认真读书闯出一条路,这个家才能有希望。”
记者手记
不屈于命运,不甘于贫困,竭尽拼劲、韧劲和闯劲,奋力向着未来奔跑——这是几次采访中,杨海松给记者留下的印象。
因病致贫、求学、打工、照料长辈、拉扯弟弟妹妹,通过这些词语,人们往往能够勾勒出一幅人物肖像:面目是平凡的,眼神是坚毅的,衣着一定是最朴实无华的…….然而,杨海松却不太一样,她相貌清秀,举止落落大方,穿着虽不名贵却也搭配得体,仅凭外表很难看出小姑娘经济上的窘迫。这也正是她的可贵之处——无论生活多少磨难,总要尽力展示出最美好、最积极的一面。也许用不了多久,她就会放弃大城市的打拼梦想回到家乡,但记者相信,拥有如此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何剑记者施璇)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之一,苏滁现代产业园借鉴复制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引进先进运营管理团...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