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文化生态保护要奖罚分明

乐山日报 2018-12-26 07:37 大字
■若珲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要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目标,将非遗及其得以孕育、滋养的人文环境加以整体性保护。

为加大国家级文化生态区保护,切实维护文化多样性,让文化生态区在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实现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完好,人与文化的和谐相融,近年来,相关文旅部门和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依据“少而精”的原则,合理布局,先后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徽州文化、热贡文化、羌族文化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福建、安徽等17个省(区、市)。参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理念和做法,全国19个省(区、市)也设立了范围有大有小、特色鲜明的14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这些保护区内,居住着汉族、藏族、回族、土家族等20多个民族,他们与自己的文化相融相生,不仅保护和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其鲜明的非遗文化也为当地的文旅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策略,不仅仅提升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生态圈的自我修复功能,而且还在文旅相融中,寻求到了产业增长的新模式,让保护区群众受益。

如何让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每一种文化、生态种类、非遗项目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而不是在发展中遭受外力的破坏,需要科学严谨的措施作为支撑。即将施行的《办法》明确规定,要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实施和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设成绩突出的,予以通报表扬,并给予重点支持;因保护不力使文化生态遭到破坏的,将严肃处理,并予以摘牌。奖罚分明,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帽子既能加冕也可取下,以近年来被摘牌的国家级风景区为例,一些景区升级之后,放松了要求,疏于管理,导致景区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下降,甚至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严重隐患或不达标情况,如此景区不摘牌难以服众。同理,作为国家级文化保护生态区,如若不好好善待自己的文化生态环境,摘牌受罚只是迟早的事。要想保护发展两手抓,生态经济两受益,真正让民众得实惠,必须以文化生态保护为前提,抓住保护这个牛鼻子,才能不被甩下牛背。

新闻推荐

“最美高铁”等10条新线开通 中国高铁里程将达2.9万公里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随着杭黄高铁25日开通运营,中国铁路将在一周内密集开通10条新线,新增高铁营业里程约2500公里,全国高铁...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