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喜洲大院里的商帮旧影

华西都市报 2018-12-25 03:08 大字

喜洲民居。

□李贵平文/图

前几天央视播放了一则环保公益广告:一群白鹭在枝头嬉戏,树下是灰瓦白墙的民居,背景是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我不禁脱口而出:“这不是云南喜洲吗?”

是的,喜洲古镇,滇藏茶马古道上一颗低调而生辉的明珠。喜洲的名气可能不及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那么大,而洱海边通透的阳光却将她照射得明丽生辉,洗濯得清新脱俗。

深宅大院喜洲人的门面

我是在一个冬天和家人去的喜洲,一走进镇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枝叶繁如盖的大青树,高约十二三米。据说这是一种在中国北方难得见到的乔木,学名高山榕树。这两棵树年代已很古老,两树一阴一阳,一棵萌发另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一棵结果另一棵永不结果。

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故当地人又把它称作“风水树”。

大青树下,几只雪白的鹭鸶在湖面上时而嬉戏亲昵,时而竞相游动。远方错落有致的雪峰,映在碧绿的湖水里,煞是好看。

1941年冬,客居昆明的老舍经大理北上来到喜洲,这位年轻时留学英伦的作家对这个洱海边的古镇赞叹不已:“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

街头,经过岁月洗礼的正义门楼,守望着巍巍耸立的五台峰。穿过古镇,犹如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隧道,让人仿佛找到了南诏古国的神韵。

随便走进哪户人家,不是白族民居传统的“三坊一照壁”,就是“四合五天井”;不是门楼上遍布着石刻,就是房檐下饰满了木雕。主人们通常并不介意不请自来、东张西望的陌生人。他们有时还会放下手头的活儿,笑嘻嘻地告诉来客,门前的牌坊寓意何在,堂前的牌匾又从何来——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并不遥远的历史,那些茶马古道上马帮如织的岁月,那些喜洲商帮叱咤风云的往事。

这些民居,大多是昔日喜洲商人“荣归故里”建造的。当年,它们是喜洲人的门面。也就是说,哪家的房子越漂亮,主人家在外面挣的钱就越多。

今天的许多中国商人,习惯了在国内赚钱、到国外定居,这似乎渐渐成为一种潮流。但在过去恰好相反,商人们普遍在外经商、回家置地建房——山西商人如此,故而有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安徽商人如此,故而有西递、宏村;喜洲商人,也是如此。

喜洲商帮有个特点,大多出身寒微,白手起家,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于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这座堪称弹丸之地的边陲小镇上,从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留声机到后来的收音机、自行车、小汽车,凡是时髦的东西几乎一应俱全。“小上海”的美名不胫而走。

与晋商、徽商如出一辙,喜洲商人的原始资本也不是慢腾腾窝在家乡攒出来的,而是天南海北淘来的。其中,大部分来自滇藏茶马古道。

喜洲商帮从小马帮到大商号

喜洲镇上,最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既不是公共汽车,也不是出租车,而是马车。矮而结实的云南马拉着三排座的两轮车,往返于镇子和周边村庄,它们在青石板老街上哒哒哒地跑过,似乎在告诉人们:咱这个地方是靠马帮和背夫“跑”出来的。

马车上的师傅大多会乐滋滋地给你讲些故事,每人都有关于喜洲的老龙门阵,只是版本不大一样。

地方志介绍,早在唐朝初年,时称“大厘”的喜洲就是一座繁华的市镇,称雄一方的南诏曾定都于此。《南诏德化碑》中,它是“流波濯锦”的手工业发达之所。《云南志》中,它是“邑居尤众”的人烟繁盛之地。明清时,喜洲帮和腾冲帮、鹤庆帮并称为“滇西三大商帮”,名扬滇川两地。

大理、喜洲一带,历史上有无数兴衰沉浮与悲欢离合,犹如昔日古道马帮洒落的点滴汗珠,无声滑落在茶马古道的石路泥道上。

滇藏茶马古道的主干非常清晰,它在云南境内的起点就是大理。其中,大理(喜洲)、丽江、中甸、阿墩子(德钦)等地,都是茶马贸易重要的枢纽和市场。目的地是西藏拉萨或更远。

茶马古道沿途,崇山密林,道路艰险,半年以上都是积雪期。这条古道,不但是中国西南最重要的古代贸易通道,也是世界上风险最高、最具挑战性、最富传奇色彩的淘金路之一。马帮背夫不但须克服高山险阻、激流大江、森林猛兽,还要面对盗贼、土匪、流寇的威胁,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穷困潦倒,有人衣锦还乡,也有人客死他乡。

历史的气息穿行在老镇的每一个角落。那天上午,我在喜洲严家大院博物馆看到这样的资料:喜洲的商帮和云贵川其他地方的马帮一样,以宗亲关系为纽带、以邻里同乡为基础。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商帮与马帮通常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商号专做买卖、马帮专跑运输。也有很多商号前身是马帮,而马帮在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往往自立门户成为商号;实力雄厚的大商号,又一般都有自己的马帮,设备器械样样齐全。而各家马帮的老大,也多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且身手不凡的老江湖,走哪儿都镇得住场子。

新闻推荐

忘带身份证可住酒店,又解决一民生痛点 ■头条评论

新京据报道,安徽省公安厅近日发布的《安徽省公安机关深化“放管服”改革39项措施》第11条规定,国内居民忘记携带有效身...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