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方寸 镌刻人生 访80后篆刻新人徐剑
■徐剑简介:
1982年出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传承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百年西冷·金石弘源”西冷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安徽省第三届书法大展、马鞍山市“华骐环保杯”全马大展优秀奖等。读书养性 积德延年读书健身方为福
种树养花亦是缘
■文\图记者余萍
篆刻,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其兴起于先秦,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徐剑,从小学习书法,自2013年钻研篆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难以割舍的热爱。
11月18日下午,记者走进徐剑篆刻工作室,聆听这位80后篆刻爱好者讲述他徜徉在金石方寸间的快乐。
邂逅篆刻,缘分天定
自小学习书法,大学专攻设计,而立之年打开篆刻的艺术之门,在徐剑看来,出于偶然,也似乎是天定。
1982年出生的徐剑,老家在淮南。受舅舅的影响,小小年纪的他便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乎,父母带他报名了书法艺术班。“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每一个汉字、每一种字体背后都有读不完的历史和故事。”二十多年来,徐剑始终坚持书法练习,在他看来,二十多年的坚持累积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沉淀了篆刻的基础,同时,书法训练了自己的耐心和观察力,这也成为了自己日后“沉迷”于篆刻的有利条件。
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徐剑专修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他所教授的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篆刻是中华文化独特的艺术,每个字的布局,每一笔的走势,无不包含着篆刻者的艺术审美。”在徐剑看来,幼时的书法积累和设计专业的科班学习虽看似与“篆刻”很遥远,却在无形中为自己的篆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他2013年突然想要认真钻研篆刻时,就那么水到渠成了。
金石方寸,令他痴迷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一头扎进篆刻的艺术领域后,徐剑还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篆刻的书籍及篆刻名家传记,“篆刻是一种地地道道的中国艺术,保留了中华文明最原始的精华。”他说,了解越深,热爱便越深。徐剑最爱那种用刻刀在金石上刻画时的快感,在他看来,石头是天然产物,篆刻即是石头与人的碰撞,每一次碰撞收获的都是惊喜,当然,还有练手雕坏的印石。徐剑笑着说,家里的阳台上、沙发下、柜子里,到处都是自己练手雕刻的印石,说有一麻袋一点也不夸张。
也许是多年的书法练习和设计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许是发自心底的热爱释放出强大的能力,也许是深藏的潜能和天赋被激发,自2013年深入研究篆刻以来,徐剑的篆刻技艺突飞猛进,他那工整遒劲的篆刻风格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迄今为止,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成功入展“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暨第九届篆刻艺术评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第二届“陈介祺奖”万印楼篆刻艺术大展、安徽省第三届书法大展、安徽省首届教师书法大展、马鞍山市“华骐环保杯”全马大展优秀奖等。
弘扬篆刻,不遗余力
徐剑说,篆刻从书法分离而来,在技术要求上更高一些,所以一直以来,这都是一门比较小众的艺术。然而,在马鞍山,热爱和钻研篆刻的人很多,80后、90后爱好者也不在少数。“我觉得,从喜好到痴迷,再到下定决心研究篆刻,都跟马鞍山浓厚的传统艺术氛围有很大关系,而一路走来能取得一些成绩,也离不开前辈老师的指导,离不开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支持。”徐剑诚恳地说。
作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2017年,徐剑又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传承人。让徐剑最为骄傲的是,2017年,他利用课余时间指导的学生在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上获得了篆刻一等奖。他说,正如自己一路走来收获了无数的支持和帮助一样,他也愿意用自己的所学去弘扬书法、篆刻这些传统艺术,去不遗余力地帮助更多的书法和篆刻爱好者,一起感受金石方寸间的快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宗禾记者朱胜利)12月20日上午,省直机关“改革开放再出发砥砺奋进新时代”主题党日活动在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