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法援民生工程“扩范围”“降门槛”

安徽法制报 2018-11-13 10:36 大字

本报讯 11月12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截至10月底,今年全省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8.38万件,提前完成本年度8.1万件的民生工程办案目标。

今年是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的第三年。全省法律援助机构不断扩大援助事项范围、降低援助门槛。目前,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环保纠纷、产品质量纠纷等已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以上。同时,对接脱贫攻坚,将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全部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推动了办案数量的增加。

在提高覆盖面的基础上,安徽省突出对重点人群的关怀。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 儿童节、助残日等重要节点,与劳动保障、妇联、共青团、残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活动,组织本地法律服务人员、志愿者,开展法律援助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提供法律咨询,现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针对广受关注的农民工群体权益保护,省司法厅会同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实现全省2020年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

便利的申请方式是增进群众获得感的有效手段。通过多渠道建设,全省123个市、县(市、区)建有临街一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个,实现全覆盖,并按照司法部“3+X”(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及综合服务)建设模式,基本达到标准要求,“12348安徽法网”已经建成并运行,老百姓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提交法律援助申请。此外,省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将于本月中旬投入试运营,届时热线咨询业务范围覆盖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对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受理每一起案件中,各级法律援助机构都视案件质量为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在常态化工作中,开展监督检查,通过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组织开展全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例评选和案件质量评查活动,随机抽取16个市和省直管县法援中心共18个单位的90份卷宗,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将优秀案例评选、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均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记者周莹莹)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安徽省城镇居民钱袋子增长8.7%

星报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反馈,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3元,增长8.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8个百分...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