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惩治“老赖”如何标本兼治

安徽日报 2018-09-18 10:38 大字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问题仍不可忽视。省高院从今年4月份起在全省法院集中开展“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重拳打击不守信用的“老赖”——

本报记者 范孝东 殷骁

强力攻坚 打击“老赖”不手软

● “安徽省法院系统已建成三级联通的执行指挥中心,建成覆盖全省155家银行的 ‘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体系,一次性接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

——省高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黄从文

● “‘破晓\’行动都是在凌晨实施执行,可以让被执行人措手不及,无法躲避。 ”

——淮南市田家庵区法院院长侯伟

“真没想到这么快拿到钱,更没想到一次性拿到20万元,太感谢法官了!”淮南市田家庵区居民高女士感激地说。

2015年8月,陈某因做生意向高女士借款29.1万元,还给高女士10万元后就不再偿还。高女士多次催要无果,将陈某及其丈夫吴某起诉至田家庵区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陈某、吴某欠高女士借款本息合计20万元。后陈某、吴某未履行生效调解书,高女士只好申请强制执行。陈某被执行干警从家中带到法院后,赶紧通知亲友为其筹集20万元现金,偿还了欠款本息。

对41名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司法拘留12人,扣押车辆1辆,执结案件21件,执行和解7件,执行到位金额107万余元。这是前不久淮南市田家庵区法院“破晓”执行行动一天中取得的“战绩”。

为贯彻省高院关于开展全省法院“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的部署,田家庵区法院开展“破晓”行动,专门针对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一批被执行人进行精准打击。 “之所以称之为‘破晓\’,是因为我们都是在凌晨实施执行,可以让被执行人措手不及,无法躲避。 ”田家庵区法院院长侯伟介绍说。

省高院执行局综合处处长黄从文告诉记者,“江淮风暴”开展以来,安徽省法院系统已建成三级联通的执行指挥中心,建成覆盖全省155家银行的“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体系,一次性接入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破解查人找物难题。

联动执行 失信惩戒不落空

● “以前,执行悬赏的赏金要当事人自己出。有了执行悬赏保险,只需交纳占成本10%的保费,赏金即可由保险公司承担,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工作人员潘海燕

● “按照联动机制,只要法院通报有关案件信息,镇纪委就会按照程序启动相关措施,捍卫法律权威。 ”

——寿县双庙镇纪委书记史善传

4月26日,被执行人姚某带着3万元现金来到寿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部分执行款,并与申请人黄某就余款履行达成和解协议。姚某主动履行,与寿县法院同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的联动机制密切相关。

姚某是村委会副主任,因多次从黄某处赊购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累计欠款5万余元。经寿县法院判决后,姚某拒不履行还款义务,黄某申请强制执行。4月25日,执行人员再次找到姚某,姚某依然找理由拒不还款。根据寿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县法院联合制定的《关于涉特殊主体案件执行联动机制实施意见》,执行人员向县纪委报送了案件信息。县纪委立即通知姚某所在的镇纪委约谈姚某,敦促他尽快履行生效判决义务。

“解决执行难不是法院一家的事,应全社会参与,纪委更责无旁贷。 ”寿县双庙镇纪委书记史善传说,按照联动机制,只要法院通报有关案件信息,镇纪委就会按照程序启动相关措施,捍卫法律权威。

为解决执行难题,安徽省还建立健全信用惩戒联动机制。 9月13日,省高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安徽省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内容,省高院将与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合作开展“保全+救助”保险机制、执行悬赏保险、司法人员人身安全保险等;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则利用专业优势为案件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保险服务。

“以前,执行悬赏的赏金要当事人自己出。有了执行悬赏保险,只需交纳占成本10%的保费,赏金即可由保险公司承担,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 ”人保财险安徽省分公司工作人员潘海燕介绍,通过搭建“司法+保险”开放性合作平台,能够发挥保险机制作用,助推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任务实现。

打通壁垒 完善机制不停步

● “监管机构只面对一张名单,有利于解决以往失信信息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对信息掌握更为全面。 ”

——淮南市市场主体信用监督管理局局长姚生平

●“针对被执行人涉及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复杂银行债权执行案件,应根据案情建立公检法和政府参与、覆盖面更广的综合处理机制,充分发挥银行业监管机构、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的协调作用。 ”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

2017年,《淮南市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和惩戒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该《暂行办法》要求,经企业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且情节严重的企业,将通过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淮南市公共信用服务平台向社会公示。与此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金融机构在失信名单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不同,此次《暂行办法》对失信企业信息进行全面归集,由淮南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工作,协调全市失信企业名单信息共享。

“今后,监管机构只面对一张名单,有利于解决以往失信信息管理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对信息掌握更为全面。 ”淮南市市场主体信用监督管理局局长姚生平表示,淮南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多部门、跨地区失信惩戒联动机制,形成失信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失信者连乘坐飞机、动车等高级交通工具都会受限。 ”

黄从文告诉记者,“江淮风暴”开展以来,安徽省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7.99万例,目前处于发布中的失信被执行人32.73万例,共限制29.96万人次购买机票,22.33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

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建议,打击“老赖”需要多方形成合力,针对被执行人涉及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复杂银行债权执行案件,应根据案情建立公检法和政府参与、覆盖面更广的综合处理机制,充分发挥银行业监管机构、银行债权人委员会的协调作用。针对固定资产处置拍卖中的实际困难,应加强顶层设计并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和明确执行疑难问题,并予以切实解决。

新闻推荐

生态环境部通报4起整改不力问题:葫芦岛违法围填海虚假整改

“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9月18日消息,近期,生态环境部组织对部分地区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开展了现场抽查。抽查发现,有关...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