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买张门票去散步

安庆晚报 2018-09-18 10:11 大字

我的所谓旅行其实不如说是散步,不要导游,也不必在百度上搜索它的前世今生。背个简单的行包,装上几瓶水,几片面包和一些水果,带上手机就能上山了。高林深涧,峭壁飞瀑,奇峰巉岩,让我的眼睛毫不倦怠。听听溪流禽鸟的欢歌,流连一下山花野树,攀到顶上看看峰嶂烟岚,对着一片好看的背景摆个姿势拍个照。透明的阳光,清香的空气,阴幽多彩的林木和山道,给了我抱秀拥翠、闲庭信步般的自在。走累了,可以随处休息,就着涧水润润身,补充点能量。山道上蜿蜒曲折的行走,是一次充分的身心释放,在大汗淋漓中,从内到外与自然作了一次彻底的交融,潜在五脏六腑的浊躁之气都释放一空。

要说散步,也可不必如此劳师动众,家门口就行啊。现在的城市管理者都很重视环境的建设。不仅有了免费开放的公园,边边角角的空地也都植上了绿被。傍着城市的边缘,都有些山啊湖啊河流被牵引到城市人的脚程里。早早晚晚出门散步的人像春水里的鲫鲤,往来不息。但毕竟是市嚣太重,灵魂得不到休息。逢到周末,我就急匆匆地往龙眠山里钻,披雪瀑、宰相坟、碾玉峡、大龙井、三道岩,周边的老庙古镇,山田湖泽大多被细细地踏勘过。有位朋友戏笑我:“就像一条好动的老狗。”狗还不算老,能跑呢,时不时在百度地图上翻找,看看有哪些纯粹的山野可以延伸我的脚步,大不了买张门票呗。

远山、森林、湖泽曾经只是个遥远的概念。夏天的雷雨过后,空天朗澈,远远望见西天一座苍青色的柱峰耸立,人们说,那就是天柱山的尖刀峰,觉得它是神的所在。虽然工作在一座山水拥抱的小城中,长期以来眺望却是面对自然的唯一方式。龙眠山的杜鹃开了,投子山的枫叶红了,嬉子湖的鱼虾肥了,因路途不便,物力时间都不便,只能在心头去遥想。

爱赏自然是夙来的情愫。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一群孩子举着旗帜,敲打着锣鼓,在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里游走,那似乎就是个盛典。即便生在农村,日日与田园相伴,也要借着为生产队捡拾牛粪的机会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看远方的天空,不一样的山水。

今年暑期儿子极力地怂恿我们办了份护照,说你们想去哪儿就去看看。满世界海游已成为中国人的“通病”,被释放出来的热情像潮水一样涌动。平常百姓,柴米生活,也不必奔波得那么远。周边的山田湖泽已是道路四通八达,封闭的荒山野水被一一打开,足够徜徉流连。我的心思就像张开的翅膀,嗅着山野的风,游荡在山山水水间。

前不久又去了趟天柱山。正赶上对安徽湖北人免费开放的活动,连门票都不用买了,只买了张景区交通票。进山的都是些衣着平凡的普通男女,除些搂搂抱抱的小情侣,大多牵家带口,热热闹闹一起上山。有的竟抱着尚不能行走的婴儿,后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袋小袋拎着奶瓶尿布冷热食品。有位大叔带着台录放机,一路大声地放着情歌。孩子们欢欢叫叫,大人们谈谈笑笑,就像是赴元宵的灯会。十多年前到过天柱山,还是荒道土路,沿途休息一下都是困难,只能立于斜坡撑着树干喘口气。现在已是石阶宽缓,路头平顺。一位悠然行步的大哥说:“我到山里主要不是看风景喔,就是走走路,散散步。”看这大哥身形匀和挺正,像是惯走路的人。临近正午,三三五五的游客就地聚坐,摆开携了一路的干湿冷热食品,围吃了开来,有位老者掏出腰间的小酒瓶啜了几口。

行近山头,老婆狠狠地拽扯我的衣背,“看,看,这两个老人。”回头一看,一位大妈陪着一位神情矍铄的老奶奶坐在石条凳上谈笑有声。我惊奇地问:“您老人也是自己走上来的?”大妈应道:“哎!前头那节坐索道上的。”“哇,老人家身体棒棒。今年高寿啊?”“九十了。”老奶奶张开手指,自豪地说。围观的人一阵惊叹。我不由想起《论语》中的那幅画面:“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亲山近水,老少咸游,在山野里散散步,是潜伏在每个人心底的热念。

新闻推荐

汪晓棠粉彩仕女图瓷板画

新粉彩瓷器是民国瓷器中最绚丽的一枝,在继承清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基础上,又创新意,其开山之祖汪晓棠、潘匋宇功不可没,之后开启...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