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一微带四微” 打造社区治理新品牌

合肥晚报 2018-09-12 01:01 大字

2016年8月,宁波市镇海区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针对社区普遍存在的政府管理不到底、公共服务不到边、多元参与不踊跃、和融共生不理想等现实难题,该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微治理”为抓手,围绕“微机制、微平台、微活动、微基金”建设,推动社区服务向每一户、每个人覆盖。经过一年多的实验,该区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微治理大联动”创新社区治理与服务的镇海经验。

第一,构建“微机制”,打造“全能社工”工程。之前社区对于社工的培训是条块培训,导致的结果是每个社工只熟悉自己领域的某一项业务,比如养老、助残、公共卫生等。群众在办理事情过程中,可能要跑好几个窗口才能解决。自从2016年起,镇海区推出了“全能社工”工程,对社工进行综合培训,让每名社工都能掌握全方面内容,并且在各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集中接待群众咨询和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社区事务“前台一窗受理,后台全程办理”,真正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

第二,打造“微平台”,成立小区自治互助站。力争“小”问题在小区层面依靠居民自己解决,“大”问题则借助网格流转通道通过社区共商乃至街道会商解决,解决社会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问题。

第三,举办“微活动”,组织首届社区居民提案大赛。为了提高居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7年镇海区举办首届社区居民提案大赛,该大赛内容涉及居民自治、困难帮扶、社区文体、环境保护、教育互助、理念倡导和基础设施改造等7大类,共收集各类居民提案74个,最后确定20个为优秀提案,并由财政拨款,给予每个优秀提案5000元的资金补贴。这次居民提案大赛活动有效激发了居民自治活力,调动老百姓“自己事情自己解决”的积极性,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四,创设“微基金”,拓宽社会公益资金捐助渠道。招募冠名基金,由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社区居民、驻社区机构或其他社会人士,基于自己的意愿捐助资金并成立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微型基金,定向用于社区发展、社会救助、改善公共设施、资助公益项目和志愿服务等。冠名基金规模小到数百元,大到上万元不等,统一放入社区的公益基金账户,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 吴萍萍

(本文为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HFSKYY201834)

新闻推荐

安徽省部署清理整治“大棚房”持续至年底,坚决守住“农地姓农”底线

持续至年底,坚决守住“农地姓农”底线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