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鲁奖揭晓 许多好书浮出水面

江淮晨报 2018-08-19 10:25 大字

《世间已无陈金芳》石一枫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蘑菇圈》阿来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的叔叔李海》尹学芸 著中信出版社 《封锁》小白 著中信出版社 《傩面》肖江虹 著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山河袈裟》李修文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北京:城与年》宁肯 著陈惜惜 摄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 著花城出版社 《流水似的走马》鲍尔吉·原野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时间的压力》夏立君 著译林出版社

近日,备受关注的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7年,为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每四年评选一次。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年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设置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本期小编为你推荐获得此次中篇小说奖和散文杂文奖作品集。如果你正为读什么发愁的话,不妨从中选择阅读。

■中篇小说奖

他们都是失败者……

《世间已无陈金芳》写了一个乡下女孩在城市跌宕起伏的人生,塑造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石一枫戏谑地讲述陈金芳的暴富,却并没有因此糟践这个人物。相反,他指出了这个人物的可怜之处。陈金芳“只是想活得有点儿人样”,这是一个很浅显的生存哲学,或许也是最大众化的生存哲学。但这个社会不断变着花样提供“人样”的标准,陈金芳就是被社会的标准不断地推搡着止不住步,她不清楚自己该是什么“人样”,终于失去了自我。《世间已无陈金芳》中的第二部中篇小说《地球之眼》:石一枫再次为我们带来一位奇人——安小男,一个行走在罪与罚、黑暗与光明中间地带的“监控侠”。一个理工奇才,受雇发明一套监控设备,为中国老板监控大洋彼岸的美国工厂。人生刚要迎来巅峰时刻的天才,却秘密酝酿一场反攻行动。“地球之眼”开启,罪恶无处遁形。

本书包括作者近些年两部颇受好评的中篇,这两篇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失败者,但石一枫在两篇小说中对失败者的叙事却有所不同,小编以为,很有细读的必要。

不仅仅是植物的挽歌

本书由《蘑菇圈》和《三只虫草》两部小说构成。《蘑菇圈》里的斯炯,从政治荒诞的年代走到当下,经历了诸多人事的变迁,以一种纯粹的生存力量应对着时代的变幻无常。小说沿袭着阿来一贯的对于藏区“人”的观照,用笔极具诗意,将现实融进空灵的时间,以平凡的生命包容一个民族的历史,表露出阿来对于藏区人的“生根之爱”。《三只虫草》讲述藏区小学生桑吉在藏区的“虫草季”,为减轻家庭经济拮据和自己内心纯粹的理想而逃课挖虫草的故事,面对着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桑吉纯净的心灵世界更显高贵。小说充盈着一种温暖而动人的格调。

寻常人生的记录与铭记

通过“我”回溯勾连,讲述了两个平常家庭,两代人的漫长“交情史”——“我”一家人生活在天津乡下,父亲劳动之余到外地打砖坯子挣钱,认识了一家大厂的八级钳工“右派”李海叔叔,结为兄弟。李海叔叔第一次到家里来,带来了奶香味的糖,从此成了“我们”家乃至整个村子的贵客。“我”把奶糖咬成小块分给小伙伴,描述叔叔一家天堂般的生活,可是此后每年春节,李海叔叔总是空手而来,从这个贫穷的家里带走他们精心筹措来的粮食豆子瓜果,钱,甚至借来的鸡蛋,久而久之两家的关系终于淡漠了。事实上,除了李海叔叔在国营大厂工作外,他家生活在偏僻的山沟里,李海从“我”家春节后捎走的物资是他们唯一的指望。两家人互相仰望着度过了艰难时期,终于孩子们都各有所成,虽然两家从亲密淡漠到了说不出的尴尬境地,但“我”还是从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现了两个家庭的秘密……

本书除了《我的叔叔李海》,还包括《玲珑塔》《曾经云罗伞盖》《士别十年》三部中篇小说。尹学芸既有超强的写实能力,又不断切入人性深处,辨析纯朴、纯净的情感如何发生扭曲,读来震慑人心。

另类却十分好看

《封锁》讲述的是孤岛时期的上海,汉奸头目在寓所的爆炸中身亡。为追捕刺客,日军封锁了公寓,展开一场封闭式的恐怖调查,饥饿和恐慌笼罩着所有住客。一个脑洞大开的小说家为了自救,将笔下的神秘女人作为诱饵一步步让日军信以为真,完成致命一击。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小白的上海有一种‘魔性\’,上帝与撒旦在这座城市博弈。”

小白被戏称为有一种令人羞愤的“人性鉴赏家气质”的作家。小白的故事充满悬念与反转,重建了一个有别于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本书同时收录了中篇小说《特工徐向璧》,带人走进一场双胞胎兄弟“交换人生”的迷局。

带你走进神秘的背后

本书包括《蛊镇》《傩面》《悬棺》三个中篇。作者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了贵州大山里的历史遗存,神秘而愚顽的传奇技艺。在城市疯狂扩张的今天,乡村被不断吞噬,民间神秘传统固执而又孤独地延续,但作者笔下日渐荒芜的乡村依然存有希望和温暖,人心中的善意、伦理和信仰构成了乡村结实的内核,让人心生敬畏。

三个中篇讲述了贵州山区中猫跳河沿岸三个村庄的故事,三个故事讲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祖先对故土对生养其土地的敬畏与尊崇。小说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时间流转,将神秘的地域文化融入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中,通过它们最后的传承人的命运轨迹来讲述这些传统文化的消亡和生养它们的土地——乡村的衰落。作者仿佛是个老者在缓缓讲着地方志,亦真亦假,魔幻现实主义像个黑洞让我们不自觉就陷了进去。

■散文杂文奖

心怀慈悲看人间世相

《山河袈裟》是著名作家李修文的首部散文集。

作家收录在此书里的文字,大都手写于十年来奔忙的途中:山林与小镇,寺院与片场,小旅馆与长途火车,以上种种,是为他的山河。在此书中,李修文既创新了散文的形式,开阔了散文的意境,又形成了独有的美学风格和散文质感。

《山河袈裟》讲述的是一群执拗却保有生命温度的小人物的各种故事,既记录他们不幸的命运遭际,也展现了他们高贵的尊严之美。作家倾注于微小个体的细致体察和深切悲悯,呈现出一种生命热力,让人感受到残酷之外的“有情”——虽然知道坎坷的必然命运,但也要坚持“绝不应该向此时此地举手投降”的信念,构成了本书的独特价值。

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评价说:“李修文的文字不可等闲看。此中无闲处,皆是生命要紧处……他的文字苍凉而热烈,千回百转,渐迫人心,却原来,人心中有山河莽荡,有地久天长。”

捕捉北京的流年碎影

《北京:城与年》是在北京胡同长大的作家宁肯,对这座城市半个多世纪变迁的沧桑回忆,以小说家之笔捕捉北京的流年碎影,从历史与人性的深处探寻一个作家的生成史。

作者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整个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度过;青年时代又恰值改革开放,百废俱兴……这样的时间跨度,使得本书涉及的多种历史文化事件和时间空间节点,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烙印,加之作者视角的独特——不乏小说家对城市风物的冷静观察、对亲友人物命运的探究思索,记忆的丰富,文笔的生动与思辨兼备,使得作品杂糅了多种魅力。

贫瘠土地也有诗意

此书为李娟近两年开始写作并发表在《文汇报》笔会的专栏——“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最新文字结集。

“向日葵地”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是李娟母亲多年前承包耕种的一片贫瘠土地。李娟一如既往用她细腻、明亮的笔调,记录了劳作在这里的人和他们朴素而迥异的生活细节:她勤劳乐观的母亲、高龄多病的外婆,大狗丑丑小狗赛虎,鸡鸭鹅,以及日渐华盛,却被鹅喉羚毁了再种,种了又毁的九十亩葵花地……刻画的不只是母亲和边地人民的坚韧辛劳,更是他们内心的期冀与执着,也表达了对环境的担忧和对生存的疑虑。呈现出一种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脆弱微妙,同时又富于乐趣和尊严的生存体验。

草原文学的最美之作

在鲍尔吉·原野灿若繁星的散文作品中,含金量最高的是他描写草原和蒙古族牧人生活的篇章。自2015年起,鲍尔吉·原野深入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下属的八个牧业旗体验生活,历时两年,在心灵和素材上取得较大收获,并创作出大量作品。该散文集收录的大部分作品便来源于此。这些散文清新可爱,厚重深远,也可以说是当下草原文学的最美之作。这部作品中,鲍尔吉·原野笔下的草原超过了单纯的写景抒情,他用独特的眼睛在爱抚也在深沉地思索着草原人的样子,并用笔触探入到他们的灵魂与内心深处。我们在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一个鲍尔吉·原野努力想靠近,想回去,想留住却又不得不走出、离开,乃至于放逐的故乡……

著名作家张晓风读过后这样感叹道:“我读其文,如入其乡,如登其堂,和每一个居民把臂交谈,看见他们的泪痕,辨听他们的低喟,并且感受草原一路吹来的万里长风。”

时间河流的深度“打捞”

作者以寻绎之功力,清理之胆识,通过抵达呼应一个个心灵秘境,展开一场场跨越千载的时空对话,旨在于现代人文视野下,以学术质地的文学表达完成对古人及传统的深度解读。屈原的缠绵悱恻,曹操的诡谲苍茫,李白的青春飞扬,司马迁的义气决绝……形神毕肖的一个个古人,时间压力下的存在困境与人性挣扎,在作者笔下一一呈现。

作者与作为审美客体的古人共同抵达历史深处,却又能清醒地站在历史的魅影之外。文字干净利索,剥皮见骨,时有水落石出之效,读来简捷畅快,而又时时让人警醒,颇费思量。

在这里,感受到幽邃的时间压力;在这里,遇到重新释放自己的古人;在这里,完成艰难的发现与自我发现。本书也是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晨报记者 李春 整理

新闻推荐

出生仅30天婴儿开展介入手术

近日,安徽省儿童医院影像中心成功为一名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患儿开展TASE手术(介入手术),患儿出生仅30天,是安徽省目前接受此...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