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开展农资评选活动 大力提升农交会影响促进全省现代农业绿色发展——访省农委副主任王华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8-07 12:02 大字

[摘要]访省农委副主任王华

■ 本报星级记者程茂枝

7月18日,首届“安徽农民最喜爱的农机、种子、农药、肥料品牌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活动拉开帷幕。日前,省农委副主任王华就本次评选活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您如何看待和评价此次评选活动?

王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首届安徽农民最喜爱的农机、种子、农药、肥料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评选活动,由安徽省农机协会、安徽省种子协会、安徽省农药工业协会、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共同主办,合肥政文国际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共同承办,在合肥农交会期间将公布评选结果,举办授牌、企业推介等系列活动。开展此次评选活动,既有利于强化行业品牌意识,促进企业和服务组织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提升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又有利于扩大公众参与度,提升合肥农交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一项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重要活动,对做好“三农”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安徽省农业投入品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如何?在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王华:农业投入品,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当前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专业服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力量。

(一)种业发展情况。安徽省是种业大省,种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种业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种子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省有种子企业273家,注册资本达到45.83亿元,年均增长15%,全国种业9家上市公司,安徽省有两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5家。二是种业育种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7年全省种业科研投入达到2.5亿元,育成通过国审的品种47个,通过省审的品种100个,居全国第三位。三是良种更新步伐加快。一大批优质大米、强弱筋小麦、高蛋白大豆、饲料玉米等专用优质特色品种和抗病品种推向市场,全省良种覆盖率达98%。四是供种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全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制种面积220万亩,产种量9亿公斤,不仅满足了本省需要,还供应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年出口良种900万公斤,出口量全国第一。五是种子质量稳步提升。市场检测种子质量合格率99.2%,转基因检测合格率100%。

种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先导和支撑作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必须有抗病虫、节药、节水、节肥农作物品种作支撑;推进质量兴农,必须推广利用优质专用良种;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轻简化,必须有适宜的品种相配套。安徽省种业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种业强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肥料使用情况。 2017年全省肥料使用情况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施肥总量、施肥强度“双降”。全省化肥使用量约318.7万吨 (折纯,下同),较2016年的327万吨降低8.3万吨,降幅2.5%,连续3年保持下降态势。亩均化肥施用量23.23公斤,较 2016年降低 0.88公斤,降幅3.6%。二是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双升”。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 1.1亿亩次,覆盖率达82.4%,较2016年提升2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37.6%,较2016年提升1.4个百分点。三是施肥结构、施肥方式“双优”。施肥结构方面,有机肥施用面积2360万亩次,较2016年增加12.38%;复混(合)肥(含配方肥)施用比例进一步上升,占调查样点数的93.01%,较2016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2017年,全省推广机械施肥面积4760多万亩次。根据全省91个县(市、区)2730个经营主体4907份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大田作物基肥采用机械施肥的约占66.7%,追肥采用机械施肥的约占15%。

(三)农药使用情况。 2015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农药减量增效、粮食作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成效显著,圆满完成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年度目标任务。 2017年,全省农药使用量1.3万吨(折百),比上年减少2.26%,农药使用量连续3年下降。农药利用率达到39.6%,逐年稳步提高。

为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年度目标,安徽省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狠下功夫。一是围绕“控”,大力开展绿色防控。 2017年,全省水稻、小麦主产区全部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玉米、茶树、蔬菜、梨树、草莓和菊花优势产区共建立了30个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二是围绕“替”,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大中型高效药械。2017年全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近1万吨,约占农药使用总量75%,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596台,植保无人机1031架。新型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有效避免了农药的跑冒滴漏,大大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三是围绕“精”,强化病虫监测预警,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力争做到精准施药。省植保总站及时召开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议、发布病虫情报、与电视台合作播放病虫可视化预报,为农户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加强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指导各地选择高效对路药剂。四是围绕“统”,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目前,全省已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1337个,从业人员总数为167902人;拥有高效植保机械数量181054台,日作业能力约732万亩。 2017年全省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16%,超计划3.16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55个百分点。

(四)农机发展情况。安徽省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切入点,推进农机装备能力建设。在补贴政策拉动和市场需求带动下,全省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马力、高性能机械和绿色环保机具增长迅速。截至2017年底,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水稻插秧机、谷物烘干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拥有量分别达到 25.95万台、20.58万台、3.17万台、1.24万台、6.1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 5.31% 、5.11% 、7.5% 、29.9% 、7.71%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达4277家,较上年增长390家。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安徽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主体数量发展势头好。据统计,目前安徽省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达到3万个,其中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8万个,托管服务面积达2000万亩左右,服务农户250万户左右。二是主体形式多样。安徽省涌现出合作服务组织、服务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化服务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服务型联合体 (社)等多种类型的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以合作服务组织为主,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发展格局。三是服务领域广泛。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各个产业,服务环节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涌现出托管式、订单式、合作社、联合式等多种服务形式,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增加值达80多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当前,随着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速,安徽省农业步入适度规模经营新常态,进入加快转型、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市场化方式将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农业、注入家庭经营,实现农户生产与现代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驱动产业链融合,把各种要素链接起来,形成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才能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作为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开展好本次活动有哪些意见和要求?

王华:希望主办方和承办方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确保评选工作和各项活动有序开展。一要充分发动。行业协会要发挥联系企业的优势和纽带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把农业投入品生产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调动起来、广泛参与进来,通过提高市场主体参与度确保评选活动的权威性。二要客观公正。要坚持标准,完善程序,做到评选过程公开透明,评选结果让市场认可、让经营主体认可、让广大农民认可,确保评选活动的客观性。三要加大宣传。要既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又发挥网络、微信、手机短信平台等新媒体的作用,对评选活动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报道,特别要加大对评选出的安徽农民最喜爱的农机、种子、农药、肥料品牌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宣传力度,让评选结果成为指导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投入品,选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重要参考,确保评选活动的有效性。四要加强监管。要强化对评选出的安徽农民最喜爱的农机、种子、农药、肥料品牌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后续跟踪监管,确保评选出的品牌产品质量过硬,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过硬,实至名归,真正把好事办好,实现多赢。

新闻推荐

□链接“老赖”物业面临重罚

2017年10月26日,南京市政府公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物业管理项目交接工作意见的通知》(下称《通知》)。该《通知》规定,街...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