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老记者 老照片 新媒体 新呈现《我的徽州印·记》引发网友点赞

安徽日报 2018-08-07 11:22 大字

7月26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新媒体中心制作的H5作品《我的徽州印·记》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初步统计,截至8月6日,该作品阅读量已超过6万,全国各地50多个摄影群转发,黄山数十家网络媒体进行转发,大量网友留言并给予肯定。

《我的徽州印·记》H5作品总时长近5分钟,由预告片、图片、歌曲、文字等多个元素构成,从山水、人文和民情三个不同侧面,描绘出徽州的美,展现出徽州地区的诗情画意,H5中的图片全部由安徽日报记者潘成拍摄,作品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认可。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朝阳指出,《我的徽州印·记》能够震撼人心,原因在于作者可以把一个场景了解透彻,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景象,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杜家美说,古徽州地区摄影资源丰富,是广大摄影人向往的地方,安徽日报运用H5的形式,传递古徽州的美,是宣传方式的创新,效果很好。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乐卫星表示,欣赏完这篇立体化多视角的徽州一年四季画卷,人们的心立即向往之!潘成的徽州记忆带给人们的是真真切切的美的印记!

知名女作家、摄影家旌阳评价道,作品呈现方式独特新颖,开篇部分的介绍图文并茂,横屏观看精选的海量风光图片很过瘾。山水、人文、民情三个部分内容立体式、全方位展现,时间跨越四季,相机、无人机拍摄。看的是一个短短的H5,体会的是摄影师对徽州的赤诚之心。

中国艺术报记者邓立峰说,作品记录了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徽州景美人美,摄影师把徽州的大美都拍了出来,真的很想去看看。

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摄影产业领导组常务副组长胡宁说,记录原来最有力量。好制作,必须转。

(本报记者 何明 吴江海)

新闻推荐

邂逅“长江精灵”

本报记者范克龙“看,江豚!”不知谁喊了一声。哗然中大家骤然把目光投向湖中,只见一个青黑色胖乎乎的身影迅速钻入水中。...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