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感谢生活中的挫折 读《在细雨中呼喊》

淮河晨刊 2018-03-08 13:54 大字

□周永琪

假期的确是读书的好时光,仔细地读,静静地想。

这个寒假,我读了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是孙光林在“我”的视角上,推及三代家庭以及由他延伸的朋友的生活。在对农村群众的贫苦生活的描写中,也隐含着黑色幽默。孙光林之于南门是个局外人,父亲孙广才无赖,兄弟像傻子,祖父患有痴呆。这种无奈和绝望是正常人难以承受的。但作者用直白的方言描写农民间的对话,幽默而又充满趣味。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疲惫的生活中找出一些乐趣,这样才能看到希望。有些时候我会比较忧郁,但跟孙光林相比,自己的烦恼不值得一提,便也豁达了许多。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表现出的可贵友谊。作者把孙光林的友情写得细腻感人。孙光林朋友不多,但他珍视友谊。他的好朋友无论是苏宇、国庆还是鲁鲁,都过得不好。苏宇得病无人关心挣扎死去,国庆被父亲抛弃后犯错入狱,鲁鲁母亲受不了村里人的非议,前往镇上抚养鲁鲁。孙光林与他们逐渐生疏起来,更多是因为价值观的分歧。在现实生活中,友情对于我们来说也很宝贵,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与以前朋友变得生疏,这无关对错,有些朋友是因为价值观的分歧而生疏。

读了这本书,我读懂了“磨练与重构”的意义。曾经看到一个综艺节目叫《奇葩说》,其中有个辩题是“该不该感谢生活的暴击”。在看节目之前,我一直认为有困难当然是件好事情,从小我们被教育:感谢挫折、感恩伤害你的人。但这期节目和这本书启发了我。磨难能让人加快成熟,但容易让人缺失快乐和幸福感。回想孙光林的一生,他经历的磨难比一般人都要多。父亲的不负责任、弟弟意外溺亡、养父自杀、多病的养母不辞而别。孙光林在一次次暴击后对自我人格进行重构,变得更加成熟而坚硬,但他不快乐。我们不需要感谢伤害自己的人,但需要感谢自己,感谢自己能够反思,能够吃一堑、长一智。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16级金融学6班学生

新闻推荐

政策支持家庭养老服务

◆省政协常委龚明珠家庭养老是目前安徽省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从主观条件看,家庭养老贴近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脱离原来的居住环境和社会关系,方便子女在空闲时间悉心照顾,能充分、合理地整合...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