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吞异物一定要避免吞咽或呕吐
像刘大哥这样主动吞食异物的案例较为罕见,不过,误吞异物的病例却很常见,尤其是小儿误吞异物更是多发。
据安徽省儿童医院统计,每年寒暑假,该院平均每天接诊误吞异物的患儿约四五个,一个月能有百余例。其中,2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出现气管支气管异物,约占就诊患儿的七成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易发食管异物,“这个年龄的儿童咽部保护性反射没有发育完善,而且磨牙不全,不容易排出食物中异物,多囫囵吞下,易发食管堵塞。”安徽省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斌说。
日常接诊中,吴斌常遇到孩子因嬉笑或哭闹时进食而导致异物吸入,还有家长见孩子不吃饭心里着急,边打孩子边喂食,或是边走边喂食,这都是高危行为。“婴幼儿走路不稳,若是进食时行走,一旦不慎摔倒,极易导致异物吸入。”吴斌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脸色发暗发紫等症状,说明可能发生气管异物,最好能在拨打120的同时进行急救。
1岁以下的婴幼儿,可迅速将其头朝下脚朝上,轻扣后背、胸部,鼓励孩子咳嗽,直到将异物咳出。2岁以上孩子,可以用“海姆立克法”,大人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连续用力挤压,直到气管阻塞解除。当然,如是有尖锐异物进入食道、胃肠道,家长一定要紧急送医。
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无论是孩子或成人,一旦发生误吞异物,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请专业医生处理。记得要避免吞咽动作或呕吐,吞饭团、吞韭菜、吞馒头、喝醋、催吐等“土办法”不靠谱,可能会使异物进入更深,划伤食道甚至是划破血管,造成严重后果。
晨报记者王靓
通讯员陆倩方雯王筠
新闻推荐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省总工会副主席李素萍特别关注怀孕、哺乳期女职工的待遇问题。她透露,针对服务该群体,在安徽省推行效果很好的“阳光家园”将在今年进一步延伸,由企业走进社区,让“带着宝...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