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飞行员的新年愿望 ——带妻儿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

江淮晨报 2018-02-11 01:08 大字

[摘要]——带妻儿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

进入驾驶舱内,吴敏正在检查仪器设备。

准备室内,吴敏正在整理服装。

吴敏带领机组提前进入飞机。

进入机场前,吴敏接受安检。

体检室内,吴敏正在测量血压。

一个pad集成了所有的飞行信息。

出发前,吴敏要详细了解天气信息。

航班飞往曼谷前,检查机组成员护照。

前往飞行讲解室查询昆明天气;航前体检室测体温、量血压服务;仔细核对几十页的飞行任务书;检查飞机驾驶舱内的两三百个操作按钮……每次执飞前,这套复杂的准备程序吴敏总是一气呵成。作为东航安徽分公司飞行部四分部副经理、空客A320的机长,吴敏已经服务春运整整十年,这其中有六年春节他坚守在飞行路上没与家人团圆,为的是让更多乘客能早点回家。而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妻儿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

“跨界”飞行员

十年执飞超过8000小时

物理和飞行有什么关系?吴敏完美诠释了两者的“跨界”。大学时,就读于安徽大学物理系的他偶然知道了中国东方航空招飞行员的消息,怀着对“飞行员梦”的憧憬,吴敏报了名。体质检测、心理测试再加上反应测试,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严格筛选后他顺利入围,“实际上,我是误打误撞地成了一名飞行员。”

2月8日下午,江淮晨报记者在东航安徽分公司飞行部见到吴敏时,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执飞前的准备,2月8日下午,他要执飞合肥到曼谷的航班,中间经停昆明。“下午要落地昆明,刚听说那边机场天气不够降落标准。”走进飞行讲解室,他仔细询查起降站航路的天气,得知昆明天气适合降落时才长吁一口气。

不同于一般的驾驶,在执飞前飞行员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不少。整理着装、核对几十页的飞行任务书后,跟随吴敏的脚步,记者分别前往飞行讲解室以及航前体检室。“通过这个仪器,我们要自助测体温、量血压、还有有无饮酒以及和检测员对话确保精神状态,达到要求后才能录入飞行系统准备执飞。”吴敏介绍,从2008年走进飞机驾驶舱至今,他的飞行时间已经超过8000小时。

揭秘飞机驾驶舱

两三百个操作按钮星罗密布

飞行员要记熟每个键

对于不少怀揣“飞行梦”的少年来说,身着帅气的制服、驾机在万米高空翱翔的飞行员是个很酷的职业,选拔要求近乎严苛甚至万里才能挑一的“飞行员”是如何炼成的?

“光是体检就做了好几次,对视力的要求更是严苛。”吴敏介绍,测视力时,不同于一般的“E”字形视力表,飞行员专用的视力表中的“C”字有八个方向,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肢体语言将字母开口方向正确演示出来。不仅如此,飞行员还要有很强的平衡性以及心理素质。而符合了这些条件,还只是敲开了“飞行梦”的大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里,他们还要进行初、高级教练机的起落、仪表、航行、夜航等飞行课训练,这之后,才能真正走进飞机驾驶舱。

神秘的不仅是“飞行员”,飞机驾驶舱同样令人心驰神往。

8日下午,记者随吴敏登上即将起航前往曼谷的空客A320,并参观飞机驾驶舱。这个不足4平米的驾驶舱内复杂程度让人吃惊。主副驾驶座位被星罗密布的按钮、开关所包围,看起来颇有科幻大片的味道。“没具体数过,但这些按钮加起来应该有两三百个吧。”吴敏介绍,作为一名飞行员必须熟记每个按钮的功能,为了乘客安全不能有一点马虎。

服务春运十年

6年春节没与家人团圆吃年夜饭

在外吃简餐,为让更多乘客早点回家

春运期间,新桥机场总是特别忙碌,这里,平均每天要送几万旅客从合肥出发去往全国各地与亲人们团圆。作为航空人,吴敏和他的同事们用春运无休为踏上春运的旅客传递着温暖。从2008年至今,吴敏已经服务春运十年。这十年间,他有6年春节没有与家人团圆,碰上执飞国际航班,吴敏和同事们只能在国外吃顿饭、包点饺子简单过个春节。“现在已经习惯了,其实坚守岗位能送更多的旅客回家团圆更重要吧。”

“今年春运应该还是在飞,春节的排班表目前还没有下来,但没办法回家过春节。”吴敏说,希望过了春节自己能抽点时间多陪陪家人。

新年愿望

带妻儿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

“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每年回不了家过年总感觉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虽然载过千万名乘客去往世界各地,但十年的飞行中,吴敏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妻儿坐一次自己开的飞机。“新的一年,最大愿望就是能让他们乘坐一次我开的飞机去旅行。”吴敏笑着说。晨报记者刘梅梅通讯员杨嘉玮/文

晨报记者李福凯/摄

新闻推荐

油价今迎七个月来首次下调 春节出行可少花油钱

本报讯2月9日,记者从安徽省物价局获悉,2月10日零时,全省油价将迎来今年年内首次下调,这也是近7个月来的首次下调。据悉,私家车常用的92号、95号国五汽油最高零售价分别下调至6.86元/升、7.36元/升,92号...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