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样的“双赢” 我们坚决说“不” 李东标
近日,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医保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为了套取医保资金,涉事医院少数医护人员在检查、诊断、住院等环节可以随意大肆造假;只要有社保卡,得什么病、拿什么药、谁来体检,都可由患者“点单”。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责成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立即开展调查,并派员赴安徽督促检查。
医保卡里有群众的救命钱,其使用状况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然而在有的医院,少数医护人员为骗取医保,增加医院的“医疗收入”,竟然用救命的医保卡做起了“生意”。这着实让人震惊,其中暴露出来的种种乱象引人深思。
从表面上看,骗取医保似乎会达到“双赢”的局面:对医院来说,医护人员通过“挂床住院”、虚假住院,或通过掌控“熟客”的社保卡虚开诊疗项目,让医院实现创收;对于“病人”来说,本应由个人账户支出的费用可由医保统筹基金负担,另外还可以从医院拿到一部分“返还”现金和利益。但是,这种行为是对国家医保基金的蚕食,侵害了全体参保人员的共同利益。
医保卡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监管难和监管盲区,尤其是在住院规范性、监督审核、医保结算等方面出现漏洞,为少数人违法犯罪开了方便之门。让本应处于严密监控之下的医保资金游离于监管之外,甚至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而医保卡成为一部分人肆无忌惮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偏离了“救命卡”的本意和初衷,暴露出医保制度、医院的绩效管理、部分群众的医保观念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找到问题,就要加以改正,发现不好的苗头,就要坚决遏制,我们更应充分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当务之急,就是要创新医保监管的手段、完善医保制度,而最根本的,是要用法律对医保行为加以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中明确,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对于违法骗取医保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严惩;法律对医保行为作出了严格规定,我们必须永存敬畏之心。
新闻推荐
全力支持园区发展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胡启生在调研园区建设发展时提出要求
本报讯(记者方飞)1月2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启生赴郊区及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安徽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安徽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以及市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建设发展情况。市人大常...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