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泥腿子”专家32年致力农技推广

南宁日报 2018-01-16 06:26 大字

?乐在其中的“泥腿子”专家李德福。?李德福(左三)在指导农户种植。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农技站站长李德福,是淮南市唯一一位基层正高级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工作32年来他始终扎根农业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足迹遍布全镇39个村的田间地头,为7万亩耕地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他勇于创新,全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创造了“贺疃模式”,稻麦单产创历史新高;他创新播种方法,让全镇小麦大灾年份不减产;他醉心科研,先后发表论文1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6项,被群众称为“长在地里”的农技专家。

2017年12月18日上午,暖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李德福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来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小麦冬季田管工作,分苗情、杂草的种类,开展化学除草。

李德福是农户的“田保姆”。他的手机里保存了全镇2413位农户的联系方式,每到种植的关键节点,李德福就会自费发送短信给需要的农户们,提醒他们施肥、打药、防治病虫害,这些年累计发送短信8万余条。当地一些农户常年在外打工,对家乡庄稼长势却能了如指掌,全靠李德福的“种粮热线”。李德福的手机成了农技咨询热线,从育苗、种植、施肥到管理、养护,只要有需要,他总会耐心解答,说不清楚的,他会骑着摩托车上门提供技术指导,为此报废了好几辆摩托车。后来,随着微信的普及,李德福又建了微信群。人数越来越多,一个群容纳不下,他就创建了4个微信群,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进行教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李德福农技服务声名远播,吸引了不少外地农民前去找他咨询,他家的大门始终为寻求技术服务的农民敞开,有时他一天要接待100多人。

李德福是农技的推广者。秸秆综合利用是个新课题,2013年以来,李德福全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在老式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粉碎抛撒装置,简化了工序。2015年,全镇7万亩水稻、小麦秸秆全部实现了秸秆全量还田。2015年、2016年全镇稻、麦单产分别创历史新高,创造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贺疃模式”,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难题,促进了农民增收。2016年秋季,淮南市遭遇了涝灾,秋收秋种工作面临极大困难。凭借多年的经验,李德福大胆创新,采取了旋耕直接撒播,不覆盖的播种方法,最终实现了大灾年份不减产。2017年秋收秋种期间,全市又遭遇持续阴雨天气,李德福创新的播种方法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年来,他培训农民万余人次,培训农技干部百余人次,举办各种技术咨询、田间指导上万次。

李德福是理论的研究者。多年来,他把双脚深深地扎在泥土里,成功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他在《安徽农业科学》等期刊先后发表论文12篇,荣获“全国农业推广合作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省级科技成果奖”4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等2项,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农技员”“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十佳农民满意农技员”等十几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醉心农技,造福群众。32年来,李德福始终扎根农业生产第一线,一心扑在农技推广事业上,沉心科研破难题,用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书写了一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精彩人生。

(据中国文明网)

编辑点评

“泥土里能开出最美的花”,这是基层农技专家李德福的人生格言。作为淮南市唯一一位正高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李德福没有把自己当作“专家”,而是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致力农技推广、农技创新、服务群众,成为当地农村“明星”般的人物,被群众戏称为“长在地里”的农技专家,而群众最需要、最喜欢的恰是这种具有“泥腿子”精神的干部。

新闻推荐

安徽一上市公司高管短线交易公司股票被罚3万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韩玉红操作其自有证券账户多次买卖公司股票,买卖行为间隔短于6个月。今日,安徽证监局对其开出罚单,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经查明...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