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大数据时代的安全“篱笆”——省政协专题协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本报记者 曹昱
大数据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大数据的广泛运用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和用户画像数据的泄露,增加了犯罪团伙对广大受害者的个人情况、行为数据和社会关系网络等信息收集的便利性。犯罪分子能够较为精准、直观和立体地了解潜在受害者的基本情况,令电信网络诈骗呈现高发态势。
11月3日,省政协召开“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题协商会。会议现场,各级政协委员与相关专家们展开探讨,一起为大数据时代下,如何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建言支招。筑起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
当前互联网行业70%的收入来自广告,互联网广告基于程序化广告交易,展开实时竞价。该竞价过程能确保广告精准投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数据的海量性和精准性。互联网行业的公司,以及数据强相关的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公司手中掌握大量精准且时效性高的数据。这些数据的采集、流通、处理、竞价,若用于合理合法的广告行为,本身并无不妥。然而这些合理合法行为在执行过程中难免有疏漏,且精准广告的精准性正是建立在个人隐私数据的基础上。在实际生产经营环节,主要体现在海量数据交易方面,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公司之间经常使用明文传输。类似交易在互联网公司和广告商、广告商和传统行业和广告平台之间,每天都在人工或自动的进行着大量的数据交易,这其中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2016年以来,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虽实现了“三升两降”的工作目标,但总体来看,案件总量仍居高不下、尤其是网络诈骗的数量急剧攀升,目前已成为发案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其中至少一半以上都是精准作案,凸显当前公民个人信息失密、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严峻形势。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筑起个人信息防火墙已成为当前防范打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现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这些法律、法规、规定零散、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如何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息安全监管机制、公共服务机构、市场主体对于个人信息的使用究竟该遵循哪些强制规定?信息泄露后相关具体如何追责机制如何完善?这些问题在现行法律中都无章可偱。省民进认为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统一立法步伐亟待加快,出台个人信息安全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省民进呼吁公安机关应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网络安全等级制度,对网络从业人员,要严格审查和考核。对于软件的购置等要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同时应充分发挥“网络警察”的作用,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达到24小时全方位巡逻,加强对互联网的治安管理,提升对电信网络犯罪的预警预防能力。同时,应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公检法与银监、电信等多部门合力并举,才能真正做到全链条、全方位地高质效打击电信网络犯罪。落实行业主体作用
协商会上,很多专家和委员们都认为,通信行业管理漏洞长期存在,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核心因素是存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现象,“开车违章怨不到路”的思想普遍存在。权利和利益从来都是跟义务和责任共生的,从来就没有只享受权利和利益而不承担义务和责任的。通信行业必须转变观念、落实责任,千方百计阻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信息流。
省政协委员鲍国友认为通信行业管理漏洞长期存在,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不到位,核心因素是存在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现象,“开车违章怨不到路”的思想普遍存在。权利和利益从来都是跟义务和责任共生的,从来就没有只享受权利和利益而不承担义务和责任的。通信行业必须转变观念、落实责任,千方百计阻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信息流。
一是进一步严格行业监管。电信运营商要在网点开卡环节进一步加强审核校验,严格落实实名制管理各项措施。各基础电信运营商要加强对存量电话用户的数据分析,对开卡后长期未激活、激活后长期未启用等异常用户,及时予以清理。发现因省内诈骗电话业务导致群众被骗的,省公安厅要定期通报省通信管理局,倒查相关运营商在开户、开通业务等过程中的过错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进一步完善查控流程。电信运营商要充分开放资源,实现与反电诈中心在业务上的无缝对接,授予进驻反电诈中心工作人员应急处置相关业务系统的最高权限,不断提升快速反应联动处置工作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群众上当受骗,最大限度地支持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省通信管理局要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积极协调虚拟运营商,与省反电诈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对用于违法犯罪的通讯工具予以快速查控、封停,同时明确专人负责对接,穷尽一切手段、方法,减少诈骗电话带来的社会危害,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及相关技术支撑。
三是进一步强化技术防范。省通信管理局要持续优化完善电话诈骗预警系统,及时追加人员、资金、技术投入,不断提高甄别、发现能力,更加全面、精准地预警、预测各类诈骗电话。省通信管理局和省公安厅要加强与互联网安全企业的协作,发挥互联网安全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先进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探索建立针对各类网络诈骗的预警预测拦截系统,有效遏制网络诈骗发案数飙升,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民群众接触到诈骗信息上当受骗。发挥金融机构的屏障作用
鉴于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具有隐蔽性强、涉案资金快速流动以及资金去向复杂等特点,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流转通道,在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屏障作用。
省九三建议融机构应对信息数据从源头采集开始,建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流程,实施全过程管理,有效封堵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安全隐患。具体而言,针对信息采集环节,可按照“最低和适用”原则,并确保采集程序的合法性和采集过程的隐蔽性;针对信息保管环节,应提高安全防范技术措施,建立定期的系统测试与维护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漏洞;针对信息使用环节,应规范信息查阅和调用的操作流程,严格落实分级授权制度;针对外包服务环节,应完善外包服务商准入制度,并加强后续跟踪管理和评价反馈工作。
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省九三建议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一是目前央行已牵头指导组建网联平台,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即将纳入平台管理,但对于线下移动支付、预付卡业务以及虚拟账户直付业务等尚未明确监管职责的其他形态支付业务,应进一步制定落实监管措施。二是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建立交易风险分析之类的监测系统,以加强交易环节的监控,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能实时分析、提前预警、及时阻止。三是建议参照银行ATM机转账延时到账的规定,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以适当方式延迟入账,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撤销支付、挽回损失。四是鉴于某些第三方支付机构不顾安全的趋利倾向,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对于交易和账户实名制与分类等政策落实不力,以及滥发POS机等被犯罪分子利用的,严肃查处,倒逼其履行职责。优化部门协作机制
安徽省反电诈中心的建立,“公安查、银行堵、电信封、媒体帮、群众防”五位一体打防格局初步形成,有效遏制了省内电诈多发、高发、爆发的势头,但形势依然严峻。每当看到手机软件上显示自己周边就有“伪基站”飘动的红点,深感打击难度之大。
省政协委员杨增权认为,电诈花样层出不穷,普通百姓难以识别。我们决不能认为反电诈宣传是某个部门或某几个部门的事情,唯有合力而行,才能够及时识破诈骗伎俩,阻断电诈黑手,让犯罪企图不能得逞。公安机关要更新反电诈理念,将治理电诈的重心放在防范上,将打击作为防范机制的补充和救济,把最新的反诈方法告知公众,普及防范措施,提高反电诈宣传的震撼力;电信运营商在加强行业监管的同时,要不断增强后台恶意程序监测能力,及时向用户发送防电诈公益提醒通知,提高反电诈宣传的影响力;金融机构要“苦口婆心”,凡在网上银行、营业网点汇款,做到有汇款必提示、有可疑必帮助,阻断电诈犯罪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反电诈宣传的震慑力;司法机关和律协要大力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通过立体、直观的真实案例和犯罪分子“秒杀”受害人的心理轨迹,曝光骗局真相,提升宣传的渗透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利用联系面宽、联系渠道广的优势,向所联系的群体深化反电诈宣传,提高反电诈宣传的传播力;综治部门要将反电诈宣传工作纳入考核,以综治问责推动综合宣传,提升反电诈宣传的执行力。
新闻推荐
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省政协举行十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徐立全出席并讲话
11月8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图为大会会场。本报记者侯宗刚摄本报讯11月8日,省政协举行十一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省政协主席徐立全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